蓝冠代理_曾作为运博会开幕式主会场“南门鸟巢”今年将改造提升

南门遗址博物馆。孔生 摄

导语

南门遗址是扬州城遗址(隋—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考古学界、史学界、建筑界誉为“中国古代的城门通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2022年扬州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正式出台,今年我市将实施众多古城保护项目,其中包括对扬州南门遗址保护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南门遗址夜景。

改造

四大工程让南门遗址更靓

南通西路与汶河路交叉口,有一座大型玻璃建筑,这就是扬州南门遗址博物馆,玻璃下面是南门遗址。该博物馆地处古城核心地段,东临古运河码头,西侧为南门外大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博物馆西侧的洒金桥是一座单孔砖石拱桥,为明代建筑,博物馆内有多处古代城墙遗存,在这些残缺的城墙上,标有“瓮城南墙”“瓮城西墙”等文字。

据专家介绍,历史上的南门是水路交通枢纽,南门遗址东部为包含主城墙、主城门、瓮城墙、瓮城门等在内的陆门遗址,遗址西部为横跨汶河之上的水门和水关遗址,唐、五代、两宋、明清时期都曾多次修建或修缮过城门。2010年9月24日,南门遗址博物馆及广场建成,当年作为2010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开幕式主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在这里触摸千年古城的历史荣光。

“今年,南门遗址保护设施将进行改造提升。”专家介绍,未来南门遗址将实施四大工程,具体包括现有保护设施整改提升工程、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复原展示工程、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展示大厅。

发现

1984年发现,20多年后全面发掘

南门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专家介绍,该遗址最早被发现是在1984年修建南通西路时,当年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发掘出部分遗存后,因受当时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制约,这处古遗址被回填保护。

这一重大发现,当时即引起了全国文物界、考古界极大关注。1986年5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市考古专家在扬州召开了“扬州唐城南门遗址论证会”,专家一致认为,唐罗城至明清城的南门遗址,解决了扬州城南界问题,被誉为“中国古代城门通史”。

时隔23年后的2007年初至9月,为配合南门遗址广场建设,我市对建在南门遗址上的现代建筑进行了大规模拆除,同时再次进行考古发掘。这次考古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唐、北宋、南宋、明、清等多个时期修建或修缮的陆门遗存与水门、水关遗址,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时还出土了一些铭文砖、文字瓦等建筑构件类遗物,考古人员基本弄清楚了南门遗址的总体形制布局。

参观古城墙。

亮点

主城门位置千余年几无变动

据悉,2007年考古发掘成果显示,扬州城南门及瓮城始建于中唐,五代到北宋初期沿用并修缮,两宋至明代数次修建或修缮,清代修建了南门仅残存局部主门道。

“通过对扬州城南门遗址的发掘,明确了晚唐至明清的扬州城的城垣南线均在今南通路一线,晚唐以后的主城门、瓮城门都有了逐渐缩小、变窄的趋势。这与唐之后的扬州历史地位的变化相符。考古发掘的结果还表明,南门主城门的位置千余年基本未发生变动,这与南门位处汶河、护城河和运河等三条河道的交汇处有关。”专家介绍说。

“南门遗址博物馆位于荷花池路与南通西路交叉口东南,总用地约1.3公顷。”专家介绍,博物馆由展示大厅和地下层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其中,展示大厅东西长约76米,南北跨度为约40米,总高度约8米,采用单层大跨度钢结构,外围以玻璃幕墙为主,地下层主要是多媒体演示厅。该博物馆因外形貌似北京的“鸟巢”,被形象地称作“南门鸟巢”。       记者 张孔生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