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女大学生和老师联袂设计古建筑修复用“神器”

方媛在走访调研

尘封光阴故事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固态记忆,更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底色。如何通过修复,让古建筑焕发生机与活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方媛与老师一起设计出一款“古建筑修复用便携式脚手架”,该设计正在申报实用型专利。

19岁的方媛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扬州的古街老巷串联着她的童年记忆。“我家住仪征,但扬州主城的老城区也常去玩,东关街、东圈门是常去的地方。”高中毕业后,方媛就读于扬工院,学习工程造价。去年夏天,她和同学一同走进扬州老城区,开展了以“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为主题的调研报告。

就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方媛留心到了一个小细节:“当时,有人在南河下的巷子里施工,通过多个脚手架进行拼接来叠加高度,在狭小的街巷里,显得很不方便。”当时的方媛就在思考,如果脚手架更加方便携带、运输,是不是更能提高古建修复的效率?

实践活动结束后,方媛和指导老师李桐沟通了这个想法,并得到了肯定,师徒开始相关的设计与创新。

“现有的修复古建筑使用的脚手架在调节高度时,没有自动升降结构,调节高度不是很方便,同时不方便拆装、携带和运输。”针对这些缺陷,方媛和李桐进行了改良。

“我们设计的便携式脚手架,包括升降机构,并设有踏板,下端固定连接设有加强筋。”指导老师李桐介绍,与传统脚手架相比,这款添加了升降机构,其中包括支撑座、空槽、丝杆、电机、活动块和支撑板,电机的传动端传动连接解决了自动升降的问题,升降机带动踏板实现高低的调节。同时在升降机的外侧增加了两个可拆装的撑梁,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使得整个脚手架可以进行拆卸安装。

“传统脚手架需要许多钢管零件,而我们这款零部件大大减少。”方媛说,因为体积小、便于拆装、能自动升降,因此实用性、便携性大大提高,更适合古建筑的修复环境。

通讯员 盛丽君 记者 楚楚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