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墩
“我家有8个200多年的大石墩,都是石家大院的遗存。”江都82岁老人石祥龙称,1984年因坍江危险“石家大院”被拆除,这些老石墩和不少石板被他保存了下来,民间应该还有不少遗存散落。
老人一直珍藏着
82岁老人来电
8个老石墩来自石家大院
“方圆几十里,没有不知道‘石家大院’的。”石祥龙来电讲述称,江都嘶马石家大院,因整个大院中都是石姓人居住,就有了“石家大院”的称呼。
石祥龙称,石家大院以前也被称为嘶马老石行,鼎盛时期,老石行第三代掌门人石玉华在祖父经商和发迹地点鸡儿河一带投入巨资,建筑了石家大院(石行),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供石氏族人居住和休闲活动,也成为南来北往客商洽谈米谷等业务的重要场所。
遗憾的是,因1984年嘶马坍江的威胁,为保障居民安全,大院被紧急拆除,只剩下遗迹,部分建筑还坍入江中。当年,石祥龙为了留些念想,将其中8个老石墩和部分石板搬入家中,拆除时大院就已经200多年了。
“过去38年了,我不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当年大院的遗存。”作为石家后人的石祥龙称,将8个老石墩的故事讲出来,就是希望大家别忘了江都也曾有一个大院,堪称扬州版“乔家大院”。
石板
文化学者解读
扬州江河漕运兴旺的见证
江都历史文化学者郭承礼,就是嘶马人,谈及“石家大院”,称老石行最早是石氏先祖从大桥镇西花荡石家庄推小车沿途贩卖粮食行商来到嘶马(郭家村),并在鸡儿河一带落脚,开小粮行起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清朝前期,因为米谷交易繁荣,在全国形成许多大小米市,最出名的有四大米市(芜湖、无锡、长沙、九江),这些米市有的设在产地附近,在那个时代,陆路交通极为不便,水路交通运输成了最重要的方式,而在这些米市集中的地方,大多只有中等河流,运力有限,无法及时把大量的米谷运往全国各地。长江中上游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四川和湖南,下游有全国最大的米谷需求地江苏。
嘶马正好在长江下游的三江口交汇处,是天然良港,米谷交易的关键地带。郭承礼说,嘶马石行的转输米谷业务应运而生。到了老石行第三代掌门人石玉华时,他利用长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筹集资金购买米谷加工机械和运输工具做转输米谷(粮食)之业,“石家大院”也是扬州江河漕运兴旺的见证。
线索征集
有多少遗存散落在民间?
从建成到拆除,大院经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从石氏族谱中记载可知,石氏一代代不但经营有方,而且注重家风家教,耕读传家,老石行转输米谷等业务越做越大。嘶马石氏的第十五世公石宝文(又名石炳章),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开明绅士曾协助新四军筹运军粮,为抗日作出贡献。
据上世纪曾住在大院的居民称,走进大院,古风扑面,设计和工艺都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风格,进入大门,一条条通道直达各家各户各院,相互串联。石家大宅中心区,是横向二排、纵向前后三进的房屋建筑。整个大院内,巷道纵横,把大院分隔成几个小院落,中心通道宽敞。院门南端,建有精美的砖雕门楼,门楼上花鸟人物栩栩如生,砖雕土地祠位于甬道中间。两排正房的大厅、对厅均为“响厅”(即用水磨砖铺设在坛罐或倒扣的瓦盖上,人走在上面有响音)。其余房屋、天井、巷道均是砖石铺砌。大院内房屋所有门窗,也都是木雕格扇。
“部分遗址还在嘶马江边口,保护长江,也要发掘沿江漕运文化。”石祥龙表示,当年拆除后很多遗存像8个老石墩一样散落至民间,相信应该有不少,如果当年“石家大院”遗存能在遗址部分展示,也能再现当年漕运兴旺的辉煌和沿江文化民俗。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可拨打18952781843讲述沿江遗存背后的故事。
通讯员 徐乐飞 记者 孟俭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