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扬州:打通课内课外双课堂大中小学生同上“运河思政课”

学生与玉雕大师面对面。

记者 田文荟

三门学科老师同上一节课,会是什么场面?近日,扬州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融合课堂展示活动在梅岭中学举行,语文、美术、地理等学科老师们纷纷尝试“跨界”,从各个学科教学内容出发,带领学生们“行走运河”。

昨天记者采访了解到,如此别具一格的跨学科思政课是扬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和实践的一次创新尝试,老师们把学科知识和思政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真正让思政课程“活”起来。

1

“思政+”,打开思政课N种模式

在“运河思政”融合课堂展示活动中,各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尝试与不同学科老师混搭组合。当天,梅岭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李敏与该校语文老师任光英、美术老师王慧组团,轮流登上讲台,共同完成“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的融合课;而该校另一名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甘文兰则与树人学校高中部地理教师陶力越搭档,围绕“一条河 一座城”,讲述大运河与扬州城的密切关系。

记者在现场看到,融合思政课的内容丰盈充实,形式多样,老师既是讲述者,又是听众;学生既是听课人,又是活动参与者。

“同一个主题下,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角度展开探究。”王慧举例说,比如讲述扬州玉雕工艺时,美术老师带着学生制作肥皂雕刻,体验雕刻技艺异曲同工,而语文老师重点讲述文学里的“玉”,思政老师则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动手、动脑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理解了扬州玉雕,也将工匠精神融入心灵。“学生们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等。”广陵区教研员王超评价说,融合思政课上,各科老师设计学生活动都是紧扣主题,对思政课有价值的参与,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双课堂,让学生“知行”并重

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所展示的“运河思政”融合课堂,授课地点不局限在教室里。在开讲前,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纷纷带着学生实地探访,在“行走”中了解历史,感悟运河文化。

在正式上课前,甘文兰和陶力越不断磨课、研课、试课,精准挖掘学科思政的教育点,并尝试在梅中成立“小小运河长”小分队,兵分三路探访扬州运河三湾、江都水利枢纽等地,开展大运河扬州段实践调研,详细了解大运河与扬州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路走一路学,同学们将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然后在课上与两科老师一同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光听思政理论有些枯燥,前期的实地走访,加上地理老师专业图例讲解,整个课堂突然变得热火朝天。”梅岭中学初一(15)班学生陈斌表示,从多元的知识结构去了解运河,更加坚定了大家保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让学生‘知与行’并重。”有关专家表示,“行走的思政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真正让思政教育“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3

聚合力,通俗易懂传达思政点

思政大课堂凝聚教育合力。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参与“运河思政”融合课堂的教师,覆盖了大、中、小不同学段,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李丽娜的加入,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增加了新动能。当天,她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自主探究“什么样的文化能被传承下来”等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思政点,让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彰显了思维张力和理论高度。

“这样的课堂更具有理论性、深刻性、思辨性。”梅岭中学校长应爱民分析,“学科+融合式”的思政课堂融合地方资源、融合时政资源、融合学科资源,把不同学科、课程内容、探究性学习、践行体验进行融合,把单个的信息教学真正演变成立体、多层次的融合教学,实现情境体验、实践体验、升华体验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