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义联
陈大海
“他们长眠在仪征,名字鲜有人说全,更别说生前相貌了。”昨天,仪征红馆负责人、江苏省红色收藏委员会秘书长李臣星告诉记者,本月初他辗转寻访到在十二圩牺牲的125名烈士中的2位烈士的生前照片,将会放大捐赠给仪征烈士陵园。
寻访
老兵珍藏多年牺牲战友影像
本月初,央视“你的名字”栏目组赶至仪征拍摄老兵故事,也是退伍军人的李臣星陪同寻访一些老兵。拍摄间隙,他和部分老兵聊起了当年的渡江战役,找到了一些老兵珍藏70多年的老照片。
在今天的瓜洲以西与仪征的十二圩之间,是渡江战役的重要渡江段,这里因江面有夹江、江中有岛、水流相对较缓,便于隐蔽与战斗。当时华东野战军34军101师302团驻扎在十二圩东北的黄泥,准备攻打敌人在十二圩布下江北桥头堡的防御工事。34军102师306团在瓜洲以西的世业洲北岸训练准备渡江。
“在十二圩牺牲了125名,这些烈士的名字鲜有人说全。”李臣星说,参加当年战役的老兵,拿出当年牺牲战友的老照片,老泪纵横,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些战友的相貌。
李臣星说,老兵们简朴的心愿令他感触很深,随即他将部分老照片复制,并在老照片中,找到了2张牺牲在仪征的渡江战役烈士的留影。
悲壮
他们都牺牲在解放前夕
2张烈士照片中,有一张是陈大海的照片。据仪征抗战老兵今年98岁的金万德回忆,当时他是34军102师36团二营副连长,4月21日从十二圩一直等到晚上天黑了8点以后过的江,过江比较顺利。
金万德回忆,渡江过程中险情突发,306团团长陈大海在江心洲过江时遇到从南京逃窜回上海的军舰扫射,木排船剧烈晃动,陈大海与警卫员落江牺牲了,当时距离他过江的地方有100多米远。
陈大海1908年生,1929年参加六霍起义(独山暴动),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后随红25军征战到陕北。解放战争时为华东野战军34军102师兼306团团长。据其生前战友回忆,当时已经任命他为102师副师长,待渡江后传达,没想到渡江战役中在十二圩江段牺牲。
除了烈士陈大海外,另一张老照片上的烈士名叫谭义联,牺牲时年仅19岁。1949年4月21日,34军101师302团二营通信员谭义联为了掩护首长侦察敌人封锁大沟,被敌人的暗火扫射牺牲,这位血战沙场的19岁沭阳县阴平乡小伙从此长眠在仪征。
“谭义联生前照片,相貌仍透着稚嫩。”李臣星说,这么年轻的战士,在渡江战役中壮烈牺牲,他生前的幸存战友,谈及痛心不已。如果没有牺牲,谭义联现在应该92岁了。
心声
愿更多的人记住他们的相貌
“还能找到2张,很不容易。”李臣星说,解放战争时期,一些战斗中缴获的相机,就成了随军记录的器材,一些城市的照相馆等,也为战士们留下自己的影像提供了可能,还有的则是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等拍摄的。
如当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当地的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拍摄解放军露宿街头、不取人民一针一线的镜头,拍摄上海市民献茶献水、热烈迎接和拥护解放军的历史性瞬间,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记录。
2张烈士生前照片,在李臣星看来,应是在渡江前照的。随后,经幸存老兵确认后,李臣星说,他会将这些复制的老照片放大装裱好,赠送给仪征烈士陵园,并将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附上,让更多的祭扫者了解他们,铭记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这也圆了一些幸存老兵的心愿。”李臣星说,通过对2位烈士的老照片的寻获,他觉得应该多抢救性寻找当年老兵们的影像,这既是对英雄的铭记,也是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真实记录当时战士的形象,“如穿着,有些压根就不是现在一些电视剧中的样子”。
每年清明,各地都会祭扫先烈。今年受疫情影响,无论是云祭扫还是其他形式,李臣星觉得,如果能够一睹当年烈士的相貌,更能感受到英雄的浩然之气。
通讯员 云堂
记者 孟俭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