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雷、雨、云……”近日,抖音平台上一则展示扬剧戏曲身段的视频,吸引了众多关注。视频中的表演者仅靠身段变化,便将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大雪纷飞这些自然现象展示得如临其境。容光焕发、光彩照人的神态,让人很难相信,这位表演者已经82岁。她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汪琴。她在抖音平台传播扬剧艺术已近一年时间,精湛、细腻、传神的表演令人惊叹,让网友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扬剧艺术魅力,也为这位老“守艺人”的精神所折服。
汪琴的抖音截图。
“老”与“新”
“抖音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汪琴。从今天开始,我正式入驻抖音,借此平台谈一谈我的衣食父母——扬剧,谈一谈我们的艺术人生、舞台生涯、晚年生活。”2021年6月4日,汪琴正式入驻抖音。在这个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汪琴”的抖音账号上,记录着汪琴与同为扬剧表演艺术家的老伴刘葆元两人,与扬剧有关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今年以来,汪琴上传了好几期扬剧教学视频,收获了许多关注与点赞。尤其是一段戏曲身段表演中,汪琴不借助任何道具,仅在身段变化中,将“风、雪、雷、雨、云”这些自然现象展示得生动形象。“原来戏台上的动作是有寓意的”“艺术家的风采”“汪老师还是那么年轻”……网友的评论既惊奇于扬剧的艺术魅力,又感叹于汪琴的艺术功力。更让人惊叹的是,82岁的汪琴,在屏幕里看起来有着不同于耄耋之年的矍铄与活力。当见到汪琴本人时,这份惊讶就会释然。因为对一样东西融入骨子里的爱,会让人由内而外地发光,扬剧之于汪琴,便是如此。在汪琴的眼睛里看得到那束光。“我大半辈子都是与扬剧为伴,它是我的饭碗、我的命,传承是我的责任。”说起在抖音传播扬剧艺术的初衷,汪琴的回答朴实而真挚,“希望能将余生宝贵的时间利用起来,做些有意义的事。”
艺术不老,生命常新。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戏曲艺术,于百年扬剧而言,是新声;于八旬老艺术家而言,是新生。
“破”与“守”
然而,有另一种声音在疑问,汪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艺60余年,功成名就、桃李天下,用不着再去折腾。“活到老、练到老、学到老,我这是在跟自己‘不得过’。”汪琴笑着说。回顾汪琴的艺术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挑战、突破自我,为扬剧而“折腾”。她曾在塑造角色时,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要求,让《血冤》中的刘翠娥、《皮九辣子》中“顾二嫂”变得有血有肉。她说:“别看我演了几十个角色,但是在每部戏中,我都是根据人物性格,设计出生活的、真实的、艺术的、美化的形态动作和情感表现,努力塑造‘这一个’,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她曾在戏剧步入低谷,一批名演员、好演员无戏可演的年代里,自掏腰包,创办扬州首家民营扬剧团——汪琴艺术团,一步步重新让扬剧的丝弦之声,响彻在扬州的市区、农村里,从而荣获中宣部、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她说:“我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应该提供一个舞台,让老艺术家有用武之地,并培养一批新人,为扬剧的发展尽力。”
汪琴曾与刘葆元一起深入实地采访、体验角色们的生活,将默默奉献的“三八疏沟班”、“白衣圣人”吴登云、全国公安一级英模陈先岩、一心为公的厂长高仁林、“扬州好人”徐兆华等数位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搬上扬剧舞台。她说:“用艺术来歌颂这些扬州好人,是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采访这些英雄的同时,也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如今在抖音传播扬剧,于汪琴来说,则是一次跨越年龄、阵地、传播方式的突破。在汪琴看来,每一次的突破也都是坚守,守的是扬剧的阵地、艺术本真和从艺初心。在抖音上,汪琴曾专门用三期视频系统详细讲述,并演示了扬剧演员化妆造型艺术全过程,光拍摄的视频素材就有3个多小时。“就以水片贴云鬓来说,这是一种人物造型艺术,根据行当、人物角色、脸型,甚至是性格的不同来塑造形象,这些传统的东西应该要传承。”汪琴说。
“戏曲身段也是如此,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的意义,不同年代、人物、环境都有不同步态、速度、力度,不是千篇一律。”汪琴说,她在抖音上传播扬剧,也是因为这里年轻人多,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艺术,也希望青年演员,尤其是扎根基层一线、普及扬剧艺术的演员,怀着对传统的敬畏之心,“艺术需要创新,但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不能变了味。”
汪琴演出剧照。
“承”与“传”
传承,关键在人。在汪琴抖音账号最新两期视频记录的,就是年仅9岁的小女孩跟随汪奶奶学扬剧的场景。对于想要学扬剧的人,汪琴从来都是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不计回报,也培养了一代代扬剧接班人。“当年学艺时,我的老师们也是口传心授、倾囊相授。”汪琴说,自己也是在传承她们的衣钵。2008年,汪琴成立扬剧传习所,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免费教学。来自南京、镇江、泰州以及扬州宝应、江都等地的扬剧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开始只打算收30个,结果来了100多个。来了,只要肯学,每个我都用心教。”汪琴回忆道,看着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扬州爱好者,让原本心里没底的她大感欣慰。如今,这批学员大都在一些民营扬剧团、文化站等,继续为扬剧的发展与传承事业奋斗。
“跟着汪琴免费学扬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此为契机,她还制定了“黑头发”战略,将扬剧传教延伸到中学、大学,也吸引了南京高校学子慕名而来。后来,汪琴又和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给那里的学生上扬剧课、排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扬剧艺术。
说起未来抖音账号还会发些什么,汪琴在心里列了一张表:“舞台上光是指法就有上百种变化,这些年我在不断摸索,根据舞台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分别用一个字来总结,如天地日月夜、风雪雷雨云、山水石鱼浪,草木鸟花香等。我想通过抖音,将这些变化表演出来,并讲述如何将这些戏曲身段运用到舞台实践中,以供更多的扬剧爱好者和戏迷们学习参考。此外,我还打算发一些现存的音源配像,将它们保留下来。”汪琴感叹道,在自己年轻时,活跃在扬剧舞台上,是挥舞艺术旗帜的“舞旗手”;自己退休后,也在组织民营剧团到处演出,自己就是扬剧艺术的“摇旗手”;如今自己年逾八旬,还是不会放弃扬剧,那就做扬剧的“呐喊者”,愿传统艺术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王璐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