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坎坷痴情绘画终不改 张世纲:从拖粪工到画家

“夕阳无限好,不是近黄昏。”这是一个多月前,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鸿泰家园的张世纲,装订的一本日记本封面上的一句话。81岁的张世纲称之为“自励”。

生于书香门第的张世纲,从小随父母从泗阳迁居扬州城北。父亲早逝,少年失学、过早扛起家庭重担的他痴迷于书画,尤其酷爱花鸟画,曾拜扬州国画院李圣和为师。数十年间,虽历经坎坷,但创作探索始终不止。勤学苦练、博采众长,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张世纲对历史更痴迷,喜欢看古文和古典名著并做读书笔记,这让他的花鸟画充满了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张世纲

“凡人”小传

1941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特聘研究员、扬州市花鸟画研究院顾问、邗江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近60年,先后有8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50多幅作品参加省级美展,其中3幅获金奖。

“凡人”自述

自幼家境贫寒,高中读了半年即辍学务农,后因征用土地进厂当工人。从小酷爱画画,扬州美好的自然风光是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爱看历史书籍,从古典名著中吸收创作灵感。

父亲早逝,家里失去顶梁柱

13岁的他为生活打拼

“我老家在泗阳,父亲当私塾老师30多年,1949年1月,父母带着我和姐姐迁居扬州,落脚在城北老虎山。”张世纲说,举目无亲,家徒四壁,为了生活,一家人做起了柴禾生意——从古运河边柴草行买回树根、旧木料等,回家劈成柴禾,再卖给周边居民,赚点苦力钱。

1954年,张世纲的父亲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时年13岁的张世纲迈开了为家庭生活打拼的脚步,挑着粪担为农业社拾粪,顺带拾荒捡破烂卖钱。

高中第一学期,张世纲要从老虎山徒步走到市一中,由于营养不良,身高近1.75米的他只有110斤,走不动路,常常晕倒,无奈退学。“离开学校的那一刻,我伤心得流下了泪水。”张世纲说。

张世纲创作的扇面花鸟画

辍学回家务农

到城里拖粪

学不上了,生活还要继续,张世纲退学后当起了原城北公社林业队社员,与其他社员一起,用粪车到城里拖粪。

“那时城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都使用旱厕,城郊农村各生产队都派人进城拖粪。”张世纲说,拖粪车是在板车上装一大粪箱,装满了拖回队里,因为颠簸,粪车不免滴洒,常遭人白眼。

对一个少年来说,被人瞧不起很伤自尊,但真正考验的是体力。老虎山有一条长长的坡道,张世纲拖着粪车上坡,越拖越吃力,接近坡顶时气力几乎用光了,但没有退路,只能咬紧牙关。

1964年12月,张世纲结婚,后来的7年时间里,3个女儿陆续出生。1967年5月28日,这是张世纲永远铭记的日子,他因征用土地被招进扬州市拉丝元钉厂,虽然每个月31元的工资还要上交生产队10%,但总算有了固定收入。

张世纲创作书法作品

痴迷画画踩进淤泥赏荷

醒悟过来大喊“救命”

“虽然那时日子艰难,但我还是很乐观,对美好的景象打心眼里欢喜。还记得拖粪时,远看老虎山的春天,即兴写的打油诗‘举目向北凭眺,山峦绿到半腰’,画面感很强。”

父亲是私塾老师,张世纲从小读书、写毛笔字,10岁背“四书五经”,打下了古文和书法基础。但在学校里,张世纲更喜欢画画,从事农业生产后,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画画,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闹出了笑话。

“那时的瘦西湖不要门票,为了写生,我经常利用拖粪间隙进去。”张世纲介绍,法海寺附近原来有一荷塘,为了近距离观看荷花,他踩进淤泥里,没想到看的时间长了,人越陷越深,直至呼吸不畅了才醒悟过来,大喊“救命”,好在有个农民从这里经过伸出扁担,把他拖了上来。

扬州国画院原来在东关街逸圃,扬州著名画家李圣和、王板哉等人都在这里创作,张世纲经常带着初学的画作,前去求教。一天上午,他把粪车放在卫生局门口,等从逸圃出来时不见踪影,急得大哭,还是卫生局传达室的人提醒,你到解放桥东的大粪场看看。张世纲急急忙忙赶到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粪车但已倒空,他不敢空车回去,等到下午人家上班了,又装了一车。

有文化、会画画

在工厂干得如鱼得水

张世纲习惯了生活的压力,在名师指点、友人相助下,一步步攀登。

“我是1964年开始专攻工笔花鸟画的,当年拜扬州国画院李圣和为师,深得她的悉心指导,后又师法陈之佛、喻继高两位工笔画大家。”张世纲说,那时画画是在晚上煤油灯下,煤油买不起,在老扬州磷肥厂工作的许凤仪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办公室,这是现实版的“借光”。

在扬州市拉丝元钉厂,因为有文化、会画画,张世纲干得如鱼得水。进厂不到半年,他被调到厂政工组,负责职工教育、工会以及宣传等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先后入党,当上工会副主席和组宣科科长。

1979年8月,张世纲创作的《荷花牡丹》入选省美协“江苏花鸟画展”,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参加省级美展,后来的10年间,他先后又有3幅作品入选省级美展。1984年,他担任市轻工系统书画协会副会长。

“我原来画画所得都不够买笔墨纸钱,直到1988年才能贴补家用,生活的压力始终存在。”张世纲说,他家的承包田种蔬菜,清晨要去田里耕种、收菜,然后送到城里的菜场,接着到厂里上班,晚上下班还要到田里浇地、施肥,画画的时间实在有限。

为腾出时间创作,1994年,张世纲内退。本以为可以甩开膀子画画了,没想到两年后,女儿女婿们陆续下岗,为了生活,做厨师的三女婿在老职大附近开了家小饭店,张世纲与妻子前去帮忙,他专门负责收碗、洗碗,一顿要洗300多只碗碟。张世纲笑称他身上充满了“烟火气”。

张世纲创作的《漕河岸边所见》

先后培养了30多名学生

有不少是三班倒工人

随着老职大、老化校先后搬迁以及三女婿远赴日本打工,小饭店于2005年歇业,已64岁的张世纲终于能真正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自1980年起,凡中国美协、省美协的征稿,我都积极参加,能入选,就是专业团体对我的认可。”这么多年来,他先后有8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其中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美展有5幅;先后50多次参加省美协举办的美展。

70多年在扬州工作、生活,一身“烟火气”的张世纲,用一支画笔描绘美好景色,既高洁典雅,又富丽堂皇,其中《扬州琼花》《芦塘夜鸭》等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等。

2021年5月23日,由邗江区文化馆主办的“张世纲师生工笔花鸟画展”展出,展出的近百幅作品皆为张世纲师生之前半年的工笔花鸟精品力作。而在1997年3月,张世纲曾与几名学生在瘦西湖举办过师生展。

从1980年开始的42年间,张世纲先后培养了30多名学生,其中有14人后来成为省美协会员,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是三班倒工人,他们像张世纲一样既有生活压力,又痴迷于画画。

张世纲先后在江海学院、艺校等院校授课。张世纲的大女儿跟着父亲学画,孙辈中有两人从事美术工作。最近,张世纲的大女儿创作完成80幅作品,张世纲今年准备在适当时候为她举办画展。

“我准备明年再举办一场自己的书画展。”张世纲说。

张世纲每天记日记。上午写字一小时,下午画画3小时;周三指导大女儿画画,周五和周六分别有4名、5名学生来上课,张世纲的“夕阳红”确实不是“近黄昏”。

“春风大雅能空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张世纲摘录的这副对联,展示了其超然洒脱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对话

苦难能磨砺人

张世纲虽已年逾八旬,但思维丝毫不亚于年轻人。接受采访时,他还不时地“岔”到历史尤其是古典名著,阅读让这位老画家保持着青春活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张世纲几乎每天清晨醒来都要背一遍,他说:“《三国演义》我看了不下200遍;《三国志》也有20多遍,平生最崇拜诸葛孔明,他哪一年干了哪些事都记得,我准备在85岁之前完成一篇《与诸葛先生的对话》,大约40万字。”

几十年如一日,张世纲每天都要抽出两小时读书,《论语》《史记》等反复看,且做笔记,《岳飞传》看得直掉泪。张世纲原以为,《红楼梦》儿女情长、婆婆妈妈,一直没看。2001年住院,“朋友从书店买了一本古本《红楼梦》送给我,反正没事就翻翻,没想到这一翻就看了四五遍,最后在扉页上写下‘太深了,难懂’五个字。”张世纲说,《红楼梦》里有诗词、有美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后悔没有早去读。

记者:您酷爱看历史书籍,这些书籍对绘画创作有何帮助?

张世纲:创作国画,不能只强调画面的处理与技法,还要有味道、有意境。作为画家,个人的素质与艺术修养极为重要,所谓画技可求,画品难得。多读些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名著,对提高个人修养、丰富艺术想象力帮助极大。

记者:您如何看待“梅花香自苦寒来”?

张世纲:有人说“苦难和贫穷是人生的财富”,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苦难和贫穷能磨砺人的意志,但假如不是生活压力大,我可能更早专注于艺术创作,而正因为经历丰富了,我对美好景象的向往更加强烈,让画面更加千姿百态、欣欣向荣,让观者感到生活的美好。

通讯员 陈桂香 记者 刘峰生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