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 终一生 雕出匠人匠心

陈林安在创作

斟酌画稿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淬炼心性,用作品回报时光与岁月,这是一份幸运,更是一种选择,陈林安便是这样的一位扬州漆器工艺大师。从16岁到59岁,他初心不变,在漆器的创作和传承之路上,执着着,坚守着。

在玉石上“画样”

昨天,记者走进陈林安大师的漆器工作室探访。“做漆器,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画稿、深化稿件、选料、开料、画料、雕刻、抛光、镶嵌等30多道工序。要尽善尽美,做好每一件漆器。”陈林安说,一颗执着的心全然写在了脸上。

看样对比

师傅的口头禅被他奉为宝典

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而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的是他们的坚守。

陈林安,1981年从扬州玉器学校毕业,进入扬州漆器厂专门制作雕漆嵌玉的六车间学艺。

雕漆嵌玉工艺,人称漆器艺术化的极致,它是明清以降士大夫审美趣味与宫廷审美趣味结合的产物。就工艺而言,它结合了扬州传统的雕漆与百宝嵌两种工艺,珠联璧合,富丽堂皇。

雕刻玉石

陈林安进厂,有幸跟从雕漆嵌玉名师赵焕进师傅学艺。师傅有句口头禅:“要做就要往好里做。”陈林安奉师傅的这句话为宝典,把得过且过作为学艺的大忌,坚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攀登艺术高峰。

拼缝

陈林安除了玉器学校所学,还拜漆器厂的美术设计师李赖贤为师,花了几年时间学习线条作画和中国古代美术构图,打下了嵌玉工艺的塑造艺术基础。

镶嵌

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1991年6月,厂里派陈林安远赴新疆,承制玉雕作品《手鼓舞》,画面是两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欢快热烈地打鼓跳舞。作品从题材到制作,对陈林安都是挑战,在制作作品的四个多月里,他心无旁骛、精益求精,从成吨的材料中精心构思、选料、剪稿、画片、下料……终于完成了这件艺术作品。该作品至今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匠人匠心,莫过于此。2018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上,他主创的雕漆嵌玉地屏《五子拜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雕漆嵌玉地屏《五子拜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五子拜寿》,也是陈林安近年的巅峰之作。“五子拜寿”是传统工艺题材,陈林安的老师李赖贤创作的画稿,在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立意高雅,疏密有致。为做好这件作品,陈林安使出全身解数,高不过几十厘米的寿星,做工不厌其细,翡翠、玛瑙、黄玉、云母等名贵材料用了20多种,有的镶片细小如丝,镶嵌天衣无缝,寿星下的拜寿龙船鳞片规整如列,宛若天成。表现近处的牡丹花、幽兰、山石等,以紫晶、红玛瑙、芙蓉玉等制牡丹的花蕾、花瓣,以碧玉制牡丹的绿叶,以红木雕刻树本,以黄蜜玉制假山石,用色典雅、沉稳,虽视觉最近,但并不喧宾夺主。远处的古屋、玉兰树、喜鹊……画龙点睛。

雕漆嵌玉地屏《鸣喜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又一件作品被“国字号”博物馆收藏

近日,陈林安收到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收藏证书——由他主创的雕漆嵌玉地屏《鸣喜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这已是他参与主创的第二件作品被“国字号”博物馆永久收藏。

《鸣喜图》以喜鹊、梅花为题材。屈曲盘旋的梅花枝干上,一朵朵玲珑的梅花竞相绽放,淡雅清新。枝干上栖息着象征好运与福气的喜鹊,与站立在玲珑剔透湖石上的喜鹊含情呼应。地上,一只喜鹊正在觅食,一只喜鹊在招呼同伴,画面有爱。作品雕琢精致,巧色天然。底坯漆色沉稳,刀法圆润,红雕漆与玉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名贵材料与精湛工艺相互成就。

“《鸣喜图》借喜鹊之‘喜’来表达喜庆吉祥,并将这种喜的心境氛围‘鸣’出来,充盈于画面。”陈林安说。

记者 司新利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