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扬州名镇。晋朝时露出水面的瓜洲,在近18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历尽了沧桑,也书写了辉煌。受江流顶冲的影响,清光绪年间,瓜洲这一历代名区重镇全部坍没江中。所幸的是,《瓜洲志稿》《嘉庆瓜洲志》《瓜洲续志》这三本志书不仅为我们完整详细地保存了古瓜洲的历史原貌,更让“名区旧迹,赖以不湮”。
2018年,由扬州市邗江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的《瓜洲志稿》《嘉庆瓜洲志》在广陵书社合集出版。《瓜洲续志》在对前两部志书有所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补充,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代瓜洲的历史资料。这本《瓜洲续志》点校版也由广陵书社于近日出版。
名为续志实为重新创作
1923年冬,清末秀才、瓜洲人于树滋重印《嘉庆瓜洲志》。次年,于树滋遵循伯父于学源的遗愿,开始着手编写《瓜洲续志》。当时,瓜洲全城坍江已久,历史上的名胜古迹已无法实地考证。在道光水灾、咸丰战乱后,瓜洲原住民尤其是名门望族纷纷外迁,他们的后代对故里早已陌生。年高德劭、知晓瓜洲历史的老人也已基本辞世,因此征访事实几无可能。于树滋在实地考证和真人采访都遇阻的情况下,只能较多地求助于涉及瓜洲历史的沿江府、县诸志以及前人专集来摘录瓜洲史实,但府县志书中明确注明瓜洲镇和瓜洲人的资料不到十之一二。瓜洲自古繁华,豪门大族众多,各族家谱应该可以提供许多资料。但各族家谱大多遗失,即使有幸存的,也是残缺不全。
1924年后,于树滋因为战乱而仓皇迁徙,但无论怎么艰难,他都跟自己摘录整理的瓜洲志稿、各种书籍形影不离。一旦居有定所,立刻支板作案从事纂辑,并督率儿孙们校正缮写。1925年,于树滋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严重的痔疮和疝气的折磨,令他难以伏案著述。他就每天斜倚在床上悬肘执卷书写,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其间,相伴一生的老妻病逝,他不免悲从中来,心力交瘁。但他不愿事废半途,继续打起精神,汇集历年摘录的瓜洲史实材料,参考《瓜洲志稿》残稿抄本,整理摘录熊氏、张氏、魏氏、卞氏、蒋氏家乘遗编,更借观古今各种书籍,分类整理抄写,汇集成册。按照《嘉庆瓜洲志》的体例增缺补遗,遵循史家断代体例,下限止于宣统三年(1911)。
《瓜洲续志》始纂于民国十三年(1924),成书于民国十六年(1927)。历时4年,成书29卷,实有字数50多万字,虽名为续志,实为重新创作。1927年冬,《瓜洲续志》脱稿刊印。
《瓜洲续志》为传统总结集大成者
《瓜洲续志》是继《嘉庆瓜洲志》后又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内容博大恢宏,详尽地记载了作为江北巨镇、七省通衢的古代瓜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航运(尤其是漕运、盐运)、建筑、佛教、慈善等方面的历史。由于《瓜洲续志》资料的丰富性,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收藏机构均有收藏。
出于对瓜洲一方水土的热爱,客居瓜洲多年以教书为业的孟德荣老师,在点校完《嘉庆瓜洲志》后,于2014年春着手对《瓜洲续志》进行点校。历经两载寒暑,孟德荣把50多万字的《瓜洲续志》用简体字录入电脑,施以新式标点,并对明显错讹处进行了勘误。扬州市邗江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将重新整理的《瓜洲续志》点校版电子稿送交广陵书社出版。
《瓜洲续志》点校版博采详稽,对涉及瓜洲的史料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点校版引用史传、奏疏、诗文集、方志等各类史料,几乎在每一条目都有史料支撑,其所用史料之丰富严谨为他志所不常见。
《瓜洲续志》点校版突出瓜洲地域特色,对瓜洲历史有重要影响的漕运、盐政、职官、公署等予以记述。《瓜洲续志》专设盐政一门,记述曾国藩主持开浚运盐新河、设淮盐总栈,以及同治四年至同治十二年(1865-1873)制定的栈规、章程,包括有关的条款和制定实施的过程。此外,《瓜洲续志》点校版为反映瓜洲的重要地位,专设公署、局所二门,而且注意反映衙署设置的变化,并关注到瓜洲城坍后的影响。通过衙署、局所的变迁,可以看到国家治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
瓜洲历史上名人题咏很多,今天的瓜洲尚有“文化之渡”“诗词之乡”的美誉。《瓜洲续志》点校版关于人的记述相当丰富,人物、列女、艺文、书目、古物、碑目有14卷,加上杂文、杂录,超过全志的一半,是该点校版一大亮点。
通讯员 金晶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