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在树前留影
广玉兰枝繁叶茂
五月将至,走进扬州老城区永胜街中段,一棵高大挺拔的广玉兰在低矮的老屋映衬下,十分醒目。这棵树高20多米,粗壮的枝干向四周伸展,碧绿茂盛的叶子遮天蔽日,带来阵阵清凉。树下宅院里住着九旬老人王鸿,他指着大树说:“这棵树今年已151岁了,每年五月花开之时,花香馥郁,沁人心脾,再过些日子,老树又要开花啦!”
一处老院,一棵老树,一位老人,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24日下午,记者来到这棵古树下,聆听王鸿老人讲述他和小院百岁广玉兰的“半生缘”。
悠久
宅院旧址为魏氏盐商园林 这棵广玉兰一直保留在原址
王鸿,江都人,知名文化人,曾担任江苏省文化厅厅长。他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这处宅院旧址为盐商魏次庚的宅畔花园,“园子建于清代,内有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山石树木等,十分精致秀丽。解放初期魏氏盐商住宅被收归政府所有,曾一度售票开放,供市民游玩赏景。”王鸿介绍,上世纪50年代后期,瘦西湖进行整理修复,园内的船舫被移建于大虹桥南的“西园曲水”,楠木大厅则搬移至瘦西湖现在的桂花厅。“而园内这棵广玉兰当时已有70多岁,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最终没有移走,和旁边的假山石头一直保留在原址上。1957年4月25日,作家冰心来扬州参加文艺界文化活动时,就曾在广玉兰十米远的地方拍摄了一张活动合影照片。”
王鸿回忆说,后来魏氏盐商住宅又先后成为了苏北日报社及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宅畔花园的旧址上最终建成了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的职工宿舍。“1967年,我和爱人、孩子搬来永胜街,住进了职工宿舍,如今的宅院格局跟刚搬来时已经大变样了,只有广玉兰还依然长在原来的位置上,四季常青,年年花开。”
情怀
将书房名字起为木荷斋 女儿写广玉兰散文并获奖
搬来永胜街之后,对于这棵上了年纪的广玉兰,王鸿的儿女们都很喜欢。“那时候我才五六岁,广玉兰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大,我和哥哥们经常爬到树上玩耍。”王鸿的女儿王宇笑着说,广玉兰就像是他们兄妹童年的伴侣,陪伴着他们长大成家立业。“初中时,我写过一篇关于广玉兰的散文,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呢!”
1981年,王鸿因工作调任南京,先后在省文化厅、省政协工作20年。其间他和夫人一直对家乡扬州的那棵广玉兰念念不忘。于是在他退休后,和夫人回到永胜街定居。“回来后,每天早上伴着广玉兰树上的鸟鸣声起床,下午和老伴坐在树下呼吸新鲜空气,从搬来的30多岁,到现在的90岁,一下子就是50多年的时光过去啦!”
王鸿介绍,广玉兰花开之时,因花型似荷花,故又名木荷。为了表达对院中广玉兰的喜爱,他特地将自己树下的书房起名为“木荷斋”。王鸿从书房里拿出一本书名为《木荷斋闲笔》的杂文集向记者介绍道:“这本书就是在木荷斋里完成的,平常写累了就抬头看看窗外的木荷,然后再动笔,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这本杂文集,还整理出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
传承
挂上“扬州市古树名木”标牌家人一起接力保护
2016年,扬州市绿化委办公室启动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王鸿所住宅院里的这棵浓荫似盖的广玉兰被扬州市绿化委员会挂上了“扬州市古树名木”的标牌。
这一挂,让这棵百岁老树在王鸿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感觉自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除了要保护好它,更提醒自己要像昂然耸立的广玉兰一样,无论寒冬酷暑、风雨晨昏,要始终充满生机,昂扬向上。”王鸿说,百年广玉兰给予他的,远比他付出的多,“广玉兰生命力强,不怎么需要浇水施肥,就长到如今的20多米高,树宽到得要两个人才能抱得住。夏天时,浓浓树荫让院内十分凉爽,五月开花时,则香飘十里,吸引行人驻足。”
王鸿指着广玉兰树下的一棵香樟树向记者提问,“你猜这棵树多大了?猜不到吧,都40多岁了!”王鸿说,香樟树是自己从树下冒芽长的,本以为在大树下活不了,可广玉兰却像长辈似的,一直呵护着香樟树越长越好。王鸿感慨道,这棵广玉兰不但让他能在宅院欣赏到美妙的风景,更感受到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街坊邻居常对我说,千金可以买别墅,却买不到这样一棵老树,正是这棵广玉兰,一直在激励着我,扮靓着老巷,我们王家将情系故土,接力传承,呵护陪伴这棵老树开枝散叶。”
记者 史盼盼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