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铁路人家”百年风雨兼程岁月的列车世事变迁仿佛刹那……

编者按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今天,“人世间”为您特别讲述一个“铁路人家”的故事。他们一路从沈阳,到甘肃,再到扬州。岁月的列车飞驰,滚滚车轮留下了人生流转、社会变迁的深深轨迹。

“看,高铁来了,这速度,一眨眼就不见了。”昨天上午,广陵区曲江街道解放桥社区的古稀老夫妻邹荫禄、刁新发乘车经过文昌东路时,看到一列高铁飞驰而过,刁新发兴奋得像个孩子。

刁新发家是个名副其实的“铁路人家”——她的姥爷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母亲是铁路职工;家住在铁路新村;就读于铁路学校;丈夫邹荫禄是兰州铁路局的一名工程师;来扬定居后,又亲历了扬州铁路的从无到有到更快、更舒适……“铁路人家”的血液里渗透着浓浓的铁路情,坚守着艰苦奋斗、严谨务实的“铁路精神”,见证着新中国铁路70多年的发展。

●姥爷“刁大车”

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

“我出生于1949年,名字是姥爷取的,寓意‘新中国发展’,表达出这位老火车司机建设新社会的决心。”出生于沈阳的刁新发,习惯称外公、外婆为姥爷、姥姥。

刁新发的姥爷刁炳武原籍山东,闯关东来到沈阳,后来到铁路上谋得一份职业。“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附近被炸,时年24岁的姥爷已做火车司机,当时也在班上,但无法联系上,家里人吓坏了。”刁新发说,姥爷回来后家人才知道,他开的火车比张作霖所坐火车早一班,驶过以后听到后面传来爆炸的消息,他算是逃过一劫。

旧时东北人称火车司机为“大车”,刁炳武被称为“刁大车”。长年在东北开火车的“刁大车”受够了日本人的气,新中国建立后,他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因此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国家建设。1950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和西北铁路建设,有关部门以45岁为界,对火车司机进行了调配,刁炳武因年过45岁,被调往甘肃,参加陇海铁路最后一段天水至兰州的建设。

那时的铁路建设大型设备缺乏,靠人工砸石子、扛枕木、抬铁轨,刁炳武负责开货车运输各种材料到现场,为了争取早日竣工,他与工人们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很少回家。

“天兰”段通车那天,刁炳武开着第一列火车进兰州。多年后,有电视台记者询问刁炳武当时的心情,他乐呵呵地说:“开着新中国的火车,跑在新中国修建的铁路上,心里真高兴啊!”

刁新发的姥爷与刁新发的两个儿子合影

●从小跟着铁路线长大

沿线有铁路小学就不断插班上学

从小跟姥爷、姥姥生活的刁新发,1952年也跟随着来到甘肃天水。在后来的岁月里,她是随着铁路线的延长而长大的。

1952年10月,兰(州)新(疆)铁路在兰州破土动工,刁炳武又投入新的铁路线建设。“铁路是一段一段向前铺设的,那时铁路职工和家属就随着铁路线延长而不停地搬迁。”刁新发介绍,她小时候,曾在武威、张掖生活过,一般暂居在当地老百姓家,铁路沿线有铁路小学,她也是不断地插班上学。

当年“铁路人家”搬迁靠货运火车,工程局为每户人家提供一节货车车厢,锅碗瓢盆、桌子板凳甚至床等等一起搬,车厢里可搁床睡觉、支锅烧饭,货车速度慢,且开一段就停下来,因此,一次搬迁时间比较长。

“中国人安土重迁,搬家是最烦人的事,但为了铺设铁路,工人们没有怨言,一声令下立即出发。”刁新发说,她是姥爷、姥姥身边唯一的小孩,因此从小备受宠爱,她小时候最喜欢搬家,坐在车厢里的床上吃着零食,下车看不同的风景,这是她最美的儿时记忆。

西北地区春天风沙大,刁新发还记得在张掖遭遇沙尘暴,当地人称为“黑风”。那时,她正在学校教室里上课,老师要大家赶紧回家,说“黑风”来了。只见沙尘暴就像一堵墙一样压下来,白天瞬间变成了黑夜,时间不长就消失了。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铁路管理部门在兰州市区铁路沿线建起了铁路新村,刁新发与姥姥回到兰州定居,从而告别了“流动”的生活。刁炳武则跟着建设大部队一路到玉门。

“铁路新村就是个小社会,学校、医院、邮局等都有,与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光字片有点相似。”刁新发介绍,她家那时有一间半住房,外加一个小披棚做厨房。家里没有暖气,用炭炉取暖,通过烟囱把烟抽出去;铁路新村有水房,每家每户用铁桶去挑水,挑回家后倒进大水缸里;家里没有卫生间,大家都是到新村上公厕。

1952年,刁新发与姥爷、姥姥、母亲合影

●嫁给了母亲的同事

对方是扬州人,曾参加全国铁路科技大会

1952年,刁新发的母亲也来到兰州,并成为一名铁路职工。

好多年后,刁新发与母亲同事、来自南方的小伙子邹荫禄结婚了。

“我1943年出生于扬州老城区湾子街灯草巷,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邹荫禄介绍,他的父亲是上海一家银行的职员,1950年代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金融建设的号召来到甘肃天水,那年他上小学五年级。后来,他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大学,尚未毕业即被分配到铁路工作。

邹荫禄一开始的工种是机械修理钳工,就是在这里他与未来的岳母成为同事。“姥爷、姥姥要我找一个老老实实的对象,邹荫禄有文化又老实,合乎要求。”刁新发说,她与邹荫禄经她母亲介绍相识,1971年结婚,还是与姥爷、姥姥住一起。

1975年,邹荫禄、刁新发与姥爷、姥姥及其大儿子在铁路新村自家院子合影

1978年,中国铁路开始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兰州铁路局率先使用这一技术,由邹荫禄负责主持。“列车在运行中,当车轴与轴承间出现故障时,摩擦力增大,轴箱的温度随之升高,因此,测定轴箱的温度变化,可以确定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邹荫禄介绍,原来采用人工手摸的办法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后,不停车自动测量,测定的轴箱温度更精准。

凭着这一实绩,兰州铁路局总工程师带着邹荫禄,参加了1983年召开的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当年,该局参会就只有两个名额。后来,邹荫禄一直在兰州铁路局从事铁路行政技术管理工作,曾获得铁道部颁发的专家证书。

●亲历扬州铁路从无到有到快

一家融入扬州生活

刁新发初中毕业后,主动报名到农村插队,后因姥爷、姥姥身边就只有这一个孩子而被取消,不久她被分配到药厂工作。

“我和邹荫禄婚后育有两个儿子,都是在铁路新村长大的。”刁新发介绍,两个儿子在附近的铁路小学、中学读书,曾经教她的老师又成为儿子的老师。

老一辈艰苦创业与严谨务实的“铁路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铁路人家”的后代。刁新发的大儿子参军后考上军校,因学的是导航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武威、张掖、哈密等地服役,为照顾父母,他转业来到扬州工作;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城建局工作。

邹荫禄1982年入党,后来,刁新发也入党,目前他们家大儿子、大媳妇及小儿子都是党员,大孙子在厦门大学读书。

上世纪80年代,铁路新村改造,原来的平房变成了一幢幢楼房,家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遗憾的是,刁新发的姥姥于1976年去世,没有享受到新的生活,她的姥爷1992年去世,享年88岁。

邹荫禄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带着最小的弟弟回到扬州生活,从那时起,邹荫禄经常利用出差和探亲假,来扬探望母亲。

“那时扬州没有飞机和火车,回来一趟很不方便。”邹荫禄说,从兰州到扬州一般有两条线:坐火车到南京,出站乘长途汽车到扬州;或坐火车到镇江,乘公交车到江边坐轮渡到六圩,再乘公交车到扬州,前一条线直达但多花钱,后一条省钱但费事。

邹荫禄退休后也决定回扬养老,并于2006年搬家。“扬州通火车后,坐火车从兰州到扬州,只需在南京站内中转即可,方便多了。”刁新发介绍,当时扬州站货场尚未建成,他们把家当装了两个集装箱,从兰州发到镇江,后用半挂车拖回扬州。

刁新发一直生活在省会城市,刚开始还觉得扬州小,但10多年来,她眼见着扬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通了飞机和高铁,出行有了更多选择,这期间,她与邹荫禄曾从扬州坐火车经南京到新疆“跟团游”,一路前行,既便捷又舒适。

10多年来,刁新发和邹荫禄不仅融入了扬州人的生活,还继续传承着无私奉献的“铁路精神”。邹荫禄担任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已9年;他的大儿媳去年刚退休,即主动报名当起了解放桥社区志愿者,而她从部队退役后,也曾在兰州铁路做管理工作。

手记

“老铁”的“人世间”

“我们是‘老铁’”,这是刁新发介绍她和老伴邹荫禄时的“名片”,这既是他们作为铁路人的称呼,也是团结奋斗的象征。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铁路从时速十几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一;扬州铁路也从无到有到快,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老铁”们的不懈努力。

对扬州人而言,“老铁”不多见,记者有幸遇到刁新发和邹荫禄两位“老铁”,得以了解他们的“人世间”,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一代代“老铁”们接力传承“铁路精神”,默默地奉献青春年华,那飞驰的中国铁路上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