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代理_河道内出现许多奇怪的“花” 似花非花 实是入侵物种!

植物上的卵块

水中的卵块

“它们附着在河道内绿色水生植物的叶秆上,远看就像一团团粉色的花。”近日,家住银泰雅苑的薛先生反映,他在家门口的河道内发现了许多奇怪的“花”,粉红色的,凑近看,似花非花,有着桑葚般的外观,由一粒一粒粉色小圆球构成,很像大鱼子,但是鱼不可能游到高高的植物茎秆上产卵,也可能是某种动物产的卵。这些究竟是什么?

市民疑惑

远看像花近看颗粒状

薛先生所住的小区南侧是七里河,河道内种植了许多净化水质的绿色水生植物,薛先生特别喜欢观察绿植,其中一种名叫黄花鸢尾的植物吸引了他的注意。这种绿植5月开黄色的花,有细长翠绿色叶片,植株高度约60厘米,最近,他竟然看到黄花鸢尾上神奇地开出了粉色的花。

“起初,我真以为是植物变异了,开出粉花,谁知道根本不是花。”薛先生说,他发现部分黄花鸢尾的叶片或茎秆上附着了一团团粉色物质,远看很像一朵朵粉色花,可是当他拿起相机,拉近镜头观察,发现这些花的表面却像桑葚一般,由一粒粒小圆球构成,稍微大一些的“粉花”有100多粒小圆球,看起来密集。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像是鱼子,可是鱼不可能游到这么高的叶片上产卵。

“后来我想着可能是某种生物的卵,就是想不出是什么生物。”薛先生告诉记者,常见的蛙类卵不是粉色的,河道内已经有多处水生植物上有这种粉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希望专家鉴别。

记者走访

多棵植物茎秆上有“粉花”

5月16日,记者来到七里河探访,在薛先生反映的河段,河道两侧栽种着一些水生植物,一簇簇黄花鸢尾长长的绿叶随风摇动,很是显眼,就在黄花鸢尾叶片以及茎秆上,一眼就发现了一团团妖艳的“粉花”,形状接近椭圆形,由许多一个个小颗粒构成,像是一只只粉色大桑葚,有的粉色稍浅,有的粉色鲜亮。

“这两年,每年五六月份都能看到这种粉色的东西。”在河边钓鱼的几位市民称,这种粉色像是卵一样的物质到了夏天就会出现,就附着在这种植物上,还有的在漂浮的水草上,很像卵,但究竟是什么卵,不清楚。

市民陆先生介绍,除了这里,附近的七里河公园内荷塘的植物上也看到过这种粉色的物质。“去年就看到过,不知道今年有没有。”陆先生称,这是一种生物的卵,可能这时候是产卵的季节。

随后,记者来到七里河公园内探访,在公园西侧一处荷花塘边有芦苇,也有一片又一片的黄花鸢尾,仔细寻找后竟也发现了多个附着在植物上的“粉花”,有的在芦苇秆子底下,有的在黄花鸢尾的叶片上。记者注意到,这些一块块粉色物质附着的位置并不高,大都接近水面,还有个别漂浮在水面的腐烂水草上。记者注意到,并非所有附着物都是粉色的,有个别颜色暗淡,呈灰白色。

“去年就有人在公园里拍这些粉色卵的照片。”公园里健身的几位市民也很好奇。去年夏天,有见到来公园游玩的其他市民用手机对着这些粉色物质拍照,他们也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生物的卵,可以肯定不是鱼类的卵,这些卵多则上百颗聚在一起,少则大几十颗,如果孵化出来会是什么,对水生环境是否有影响?

专家提醒

将卵块捞离水域减少繁殖量

对于市民的疑惑,扬州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站专家从宁介绍,市民看到的这种粉色的“花”实则是福寿螺的卵块。福寿螺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常见于河道、农田、湿地等环境,以水稻、茭白叶等水生植物叶片为食,大量繁殖会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现在正是福寿螺繁殖的季节,它的繁殖能力很强,见到它们一定要消灭。由于河道以及公园池塘内不适宜喷洒大量药剂,会危害水生物,污染水域,只能采取人工捡拾的方式将卵块捞离水域,挖坑混合生石灰坑埋,减少其繁殖量。

记者了解到,这两年,九龙河、跃进河、马伯河也相继发现过福寿螺的卵,相关部门采取的是人工捕捞,将卵块集中在一起,通过暴晒等方式将其处理掉。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次-40次,年产卵量3万-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一旦暴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

可向农业、河道管理部门反映

福寿螺与田螺不同的是,田螺尾部尖,壳厚,而福寿螺的尾部扁圆,螺口更大。此外,福寿螺的整体颜色偏黄、外壳也更脆。据相关统计,福寿螺体内含寄生虫可高达3000条-6000条,如食用不当,可能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导致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致痴呆死亡。市民发现福寿螺的踪迹可及时向农业部门或河道管理部门反映。

记者 马燕洁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