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谈”现场
【出“席”者】
葛长益
葛长益
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
潘宝明
潘宝明
扬州大学教授
方晓伟
方晓伟
北京市曹雪芹学会理事、扬州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朱广盛
朱广盛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融创中心副主任
王鑫
《扬州晚报》记者
《红楼梦》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哪怕没有读过,你也肯定会听说过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扬州和《红楼梦》的关系密切,如书中的林黛玉就是扬州姑娘,扬州这座城市名几次出现在《红楼梦》的书目之中,87版《红楼梦》和李少红版《红楼梦》多次来到扬州实地取景……可以说,《红楼梦》和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扬州如何利用好《红楼梦》资源?来听嘉宾们怎么说。
扬州可以打造“红楼城”
王鑫:欢迎大家出席本期“一席谈”,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围绕着《红楼梦》展开。《红楼梦》和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我们如今讨论《红楼梦》,更希望能够对扬州的现代文旅起到一定的启发,我们如何利用好《红楼梦》这一扬州得天独厚的资源,更好融入到扬州的文旅事业中来?
葛长益:常有人问我,读过多少遍《红楼梦》,我就说,不要这么问,要问就要问我读了多少年的《红楼梦》,我读了几十年的《红楼梦》,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中国难得的好书。我前段时间在《扬州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谈了对于《红楼梦》如何和现代文旅相结合。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这并不代表扬州就是现代的文旅名城,利用好发挥好《红楼梦》的资源,会对扬州文旅的未来有重大的启发作用。现今扬州,古城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旧貌;境内典雅的形态、丰厚的积蕴、散布在小巷深处的文化因子,构成了看得见的《红楼梦》镜像。若要营造红楼梦文化产业品牌,扬州具有无可争议的资格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希望扬州文旅部门、相关学者、红学会专家以及红楼梦爱好者能够围绕建设扬州红楼梦文化议题展开研讨、争辩,形成广泛的高层次的共识,进而摹划、耕耘、培育,让红楼文化在扬城伸枝展叶,开出璀璨之花;出品若干论文、论著,系牢红楼梦与扬州的纽带,让扬州有底气有豪情地站位红学研究的前台、有责任有担当地走上红学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融合的前沿;创建红楼艺术展示馆,从而让莅临扬州的八方游客多一个驻足的地方,多一种直观的感受,多一份参与的热情,也多一点游扬州留下的特殊记忆;编辑87版、93版和其他版本影视剧《红楼梦》中扬州场景戏在拍摄原址播放,引发人们身临其境的兴致和乐趣;“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的饮食,经过专家考证是直通《红楼梦》的。早几年扬州研制出“红楼宴”,尝试喜获成功。唯愿以此为基础,让红楼的饮食文化与扬州的正餐小吃、茶饮杂食深度结合,创出新的品牌;活跃文学创作活动,林黛玉是从扬州走出去的美女,我们完全可以创作一部扩展原著情节的新剧《黛玉回扬》;筹建实景大观园,新近开放的北湖湿地公园,园内的地貌形势,与红楼梦大观园契合度较高,若于其中建造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等大观园房舍景点,则可将此打造成著名景区,一举两得;旅游业因“红”而红,如果扬州用无锡建造三国城、水浒城的气魄建设红楼城,具有了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全城红楼文化氛围,何愁旅游不火?
潘宝明:扬州不缺文化,我总觉得缺少一个基点,可以将很多文化都融入在一起,那么《红楼梦》一定是个很好的主意。扬州有很多《红楼梦》资源,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瘦西湖可打造“红楼游”
潘宝明:扬州开发《红楼梦》资源最便捷的就是“风景线”,就是旅游。“乾隆水上游览线”产生了效益,那么这样的“皇家化”,是否可以转化为“红楼化”。现在扬州的北护城河正在积极进行改造,如果设计一条“红楼水上游览线”,起点可以在御马头,但是主角不再是皇帝,而是林黛玉。因为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从水路前往贾府,从而开启了一段“红楼梦”的。顺着水路可以进入瘦西湖,最近的是桃花坞,桃花坞一直都是影视剧《红楼梦》拍摄“黛玉葬花”的场景,这个场景太凄美了,也能够很好再现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再往前走,就是怡红院的原型——静香书屋,而怡红院中,发生了那么多有趣味有回味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的蒙眬爱情,总是在这里不断上演。再往前,就是潇湘馆的原型水竹居,包括万花园,就是书中的玲珑花界。这些属于在瘦西湖里都有原型的,还有比较远的,比如智通寺。我认为智通寺和扬州的禅智寺、山光寺是一致的。
我们现在看一些影视剧的场景,比如87版和李少红版《红楼梦》都有一些重要的场景是在瘦西湖里拍的。如果把这些景点和路线进行组合,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这就是现成的“红楼游”。
持续擦亮“红楼宴”的品牌
王鑫:大家都提到“红楼宴”,的确对于外地游客而言,“世界美食之都”诱惑力很大,近年来,扬州一直都在致力于打造“红楼宴”吧。
方晓伟:“红楼宴”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品牌,这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外办原主任丁章华女士,在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的指导下研发出来的“红学”普及文创产品之一,在海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其过程历经艰辛,成果已经作为《红楼食经》《冯其庸与扬州》两种书籍呈现出来。除了让世人多了解一点扬州与《红楼梦》的缘分外,我们还要宣传扬州人开发“红楼宴”的历史,这样对于推广开发“红楼宴”,有着更大的作用,希望扬州的“红楼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扬州。
“红楼宴”不仅是一场宴席,扬州更要以“红楼宴”为抓手,发挥文创产品“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迎合各个年龄段,以及各阶层人士的喜好,深度开发和《红楼梦》有关的文创产品。同时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各地相关企业多多交流,利用扬州玩具电商平台发达的资源,把扬州发展成为和《红楼梦》有关文创产品的研发地和集散地。
潘宝明:冯其庸先生来扬州时,给“红楼宴”定下了几个框架,如“大观一品”“贾府冷碟”“玲珑大菜”“怡红细点”,后来我也参与进去,对这些框架进行了细化。比如将原来的绿杨春茶,改为栊翠香茗,酒改为警幻佳酿。还加上“蘅芜调料”,这是代表薛宝钗的。还有“潇湘清果”,这是代表林黛玉的,她平时都不喜欢吃正餐。这些菜名就是招牌,很多人都抢菜单收藏。“红楼宴”的环境也要好,让人置身美境,品尝美肴。
当然“红楼宴”价格不菲,普通消费者可以去品尝“红楼早点”,也是冶春推出的,价格不过百,大家可以去体验。无论是“红楼宴”还是“红楼早点”,都要注意“花茶点肴俱全、色香味形俱佳、厅堂几案和谐”,这是一个整体的包装。
《红楼梦》和扬州“非遗”
王鑫:一部《红楼梦》,向读者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富贵世界。《红楼梦》里呈现出来的各种服饰、装裱、饮食,到了现在,都成为了“非遗”。“非遗”本身也来源于生活,《红楼梦》其实也能和扬州“非遗”联系上。
方晓伟:那是太多了,比如古琴、玉器等。举个例子,《红楼梦》里有大量关于漆器的描写,如“贾母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子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宝玉道:我常见着在那小螺甸柜子里拿银子,我和你找去”,在《红楼梦》中,漆器技艺品种就有雕漆器、雕漆填金漆器、素漆漆器、大红漆器、洋漆漆器、摄丝戗金五彩漆器、描金漆器、填漆漆器、螺甸镶嵌漆器等,可谓琳琅满目。
扬州自古就是漆器重镇,文中“黑漆嵌蚌的对子”、“小螺甸柜子”。便是螺甸、玉石镶嵌漆器中的一种。镶嵌蚌甸、金银片、玉、石、牙、骨的漆器。这种“螺钿镶嵌”恰恰就是扬州漆器的特色之一。扬州漆器,不妨在《红楼梦》中汲取养分,打造一批“红楼漆器”,定能吸引眼球。
此外,对于扬州关于《红楼梦》的开发利用,我们要会审时度势。《红楼梦》的根在大运河,几个国字号的社团,最近都提出“运河 经典 传承”,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角度去充分思考,把《红楼梦》和运河,和扬州联系在一起。不单是《红楼梦》,还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很多可以融入现代文旅城市建设的优点。
扬州红学研究的“实活融”
朱广盛: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话题,过去参加纪念曹寅的会议时,我也参与过。扬州这座城市,在红学之中有特殊的地位,很多红学家都很看重扬州,彰显出扬州在红学研究中的地位。所以,我们首先要扎实推进红学在扬州的研究,扬州在红学中的地位也注定了扬州人在红学研究中不能缺席,更不能少做贡献,应该做出有分量的研究。扬州现在对于红学的研究,一在高校,一在民间,这两部分还处于自发零散的状态,需要整合助推,激发他们研究的动力,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结合,扎实推进扬州红学的基础研究。扬州需要在红学研究上有一批有分量的成果出来,这就是“实”。
还有“活”,要把《红楼梦》从历史中请出来,让“红楼文化”活起来。扬州的红楼元素非常多,红学家也为扬州做了很多铺垫工作,但是如何活学活用,需要各行各业参与其中。红学研究的人不能钻在象牙塔里,一定要走出来,走出去,才能让红学研究火起来。各个行业,特别是文旅行业,要加强自身对于红学的修养,和自身进行结合。比如在瘦西湖北门的“红楼食府”,还有“红楼宴”。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哪些扬州红楼景点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关于红楼的文创产品,如何摆上年轻人的桌面?林黛玉如何给扬州旅游加分,成为扬州旅游代言人?曹寅不仅在天宁寺,他在仪征的活动很多,有着很大范围的朋友圈,这些都是需要活化的。
还有“融”,现在各方面都需要融合发展,《红楼梦》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这就是融的典范。扬州的园林、美食、中医里都有“红楼”,我们的生活中更要融入“红楼文化”,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去思考,如何把“红楼”和自身工作融合起来,只要去想去做去创新,一定能够融合,能够把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为我所用。
记者 王鑫 摄影 司新利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