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代理_【扬州书院对话长沙书院】书院文化:书兴学育人新篇

扬州

名城档案

长沙

长沙,湖南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发源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我国历史上唯一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长沙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岳麓书院是悠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缩影,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延续千年办学的最古老学府之一。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既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官学的不足,又能起到培养人才、收藏书籍、发扬学术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地区的书院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当。

扬州与长沙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书院的兴起与发展功不可没。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书院的历史、特点、保护与利用有何异同,本报邀请《中国名城》杂志社编辑、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工程师陶巍与长沙市文化学者陈束就此进行“对话”。

梅花书院

书院的历史

“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 VS“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陶巍:自明至清末,扬州书院盛行,清代有“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的说法。扬州最早的书院,为明景泰六年(1455年) 扬州知府王恕创建的资政书院。清康乾时期,由于盐业带来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扬州书院进入黄金发展期。据《扬州画舫录》卷三记载:“扬州郡城,自明以来,府东有资政书院,府西门内有维扬书院,及是地之甘泉山书院,北桥有敬亭书院。北门外有虹桥书院,广储门外有梅花书院。其童生肄业者,则有课士堂、邗江学舍、甪里书院、广陵书院,训蒙则有西门义学、董子义学。”

梅花书院是扬州唯一现存的书院,现位于广陵路248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梅花书院初为嘉靖年间广储门外的湛公书院,后巡盐御史朱廷玉更名为甘泉山书馆,万历年间又改为崇雅书院,崇祯年间废弃。雍正十二年(1734年)邑士马曰琯重建,因位于梅花岭畔而得名“梅花书院”。首任主事为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嘉庆十四年(1809年)礼部试士,梅花书院四人中举,洪莹殿试折桂,首为状元,声名远扬。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盐运使丁日昌移至左卫街今址重建。现存大厅、两幢小楼及长廊,厅堂楠木架构,前沿有卷棚,东侧门上嵌有书法家吴让之“梅花书院”石额。1990年大修并重建砖雕门楼,2014年再次对其建筑进行重新修缮,2019年完成内部布展,设立中国扬州书院博物馆,日常管理与使用由广陵小学负责。

陈束:长沙地区作为湖湘文化的集聚之地,早在宋代就有书院的创建,尤其是作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创建,更是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地区的文化地位。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长沙都有书院的创建和恢复,对推动整个长沙教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岳麓书院门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就是对书院作用的极大肯定。今天长沙一些知名的中学或大学的前身也是古代的书院。

岳麓书院

长沙书院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名字由来与扬州的梅花书院异曲同工,因建于岳麓山下而以“岳麓”为名。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最早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由于当时长期战乱,官学教育系统破坏严重,而国家于天下甫定、百废待兴之际也无力大规模兴学,士人们对于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岳麓书院就诞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为岳麓书院亲自赐额,从此岳麓书院名扬天下。后多次毁于战乱,又得以在原址上复建重修。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其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于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如今岳麓书院既是名闻于外的旅游景点,又是湖南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长沙

书院的特点与影响

推动“扬州学派”形成VS促进“湖湘文化”发展

陶巍:明清时期扬州两淮盐商富甲天下,资建的众多书院为古代扬州的人才培养和文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明清进士位名录》统计,仅明清两代,扬州通过科举考上进士的就有650人,其中明代245人,清代405人,从梅花书院先后考中状元4人。二是推动了“扬州学派”的形成。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先生在《扬州书院和藏书家史话》一书中总结道:“扬州学派”是乾嘉汉学的重要分支,其学术渊源远师顾炎武,近承“乾嘉学派”的吴、皖两派。在经学、小学、校勘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将乾嘉汉学推向巅峰。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或是书院创办人,或是书院主讲者,也有书院培养的学生,如焦理堂、汪容甫、王念孙、王引之、任大椿、刘台拱、刘文淇等,都出自安定、梅花等书院。

能有此历史贡献,扬州书院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功不可没。扬州文化学者王伟康先生在《扬州书院略论》一文中总结有四点:一是道德教育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学术研究注重营造开放与论辩的氛围;四是教学管理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陈束:长沙书院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和当地文化的传播、交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肖永明等在《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发展》一文中总结了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地区书院对湖湘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二是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三是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院的利用

“学校管理+博物馆营建”VS“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

陶巍:梅花书院作为扬州市广陵小学的一部分,日常管理与使用由广陵小学负责。由于是扬州唯一尚存的书院,2010年扬州市计划将梅花书院打造成为扬州书院博物馆,并启动了筹备工作。2019年完成装饰和布展工作,成为扬州市文化博览城建设一大亮点。“学校管理+博物馆营建”的形式既是书院教书育人功能的延续,也是书院历史文化价值展示与传承的尝试。

教书育人功能的延续即承袭中国书院的古老传统,打造教育平台,在课堂之外为广陵小学及扬州市其他学校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研修、交流和互动场所,实现基础教育与德行教育结合,专业成才与精神成才并重,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多维度成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书院历史文化价值的展示方面,博物馆内设有书院碑廊、史料展厅、书院讲堂等六部分,以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演绎了扬州书院的历史,使之成为一条连接学研的纽带,一张让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文化异彩的亮丽名片,一个开放的、能容纳多元趋向的、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陈束:岳麓书院的保护与利用正确处理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到了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四项功能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格局。邓洪波等在《中国古代书院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一文中认为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书院保护与利用的范例,并对其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文物的保护。岳麓书院一方面对书院本体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改和维修,一方面致力于搜集、整理书院创造的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先后建成岳麓书院数字博物馆、中国书院数字博物馆、中国书院文化数据库、中国书院博物馆,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书院文化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展示中心、交流中心;二是旅游的开发。书院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结合书院历史研究成果,以岳麓书院文化遗址的原状陈列为开放主题。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开发、丰富旅游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以恢复书院的历史原貌为本,使其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省旅游标志性的景点;三是人才培养。岳麓书院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书院本体为基础恢复传统教育功能的书院,是一处国学人才培养基地,具备了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创新研究型人才的条件,它将为文物保护、旅游管理及科学研究储备人才。四是学术研究。岳麓书院国学传播与研究中心的创建在国内外反响强烈,表明书院在传承古老学府的优秀传统的同时,具备了创新文化的能力。较为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能扩大书院的国内外影响,拓展人才培养深度,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点评

就书院的历史、现存数量,以及代表性书院的影响力而言,扬州难以与长沙媲美。长沙岳麓书院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价值,保存与修复技术的运用,还是更新与利用的模式都是中国古代书院中的佼佼者,值得所有书院借鉴学习。扬州在唯一现存的梅花书院上尽可能赋予其展现扬州书院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功能,并充分发挥其与广陵小学的耦合作用,进行研学活动融合,也在积极探索、量身打造匹配自身体量和特点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书院是地区的文脉,也是当地文化教育的历史见证,发挥其“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等作用是历史文化名城应尽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为了更好地维持原貌、古为今用,一方面要提高书院保护意识,遵照“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修缮原则,把书院建筑保护好、修缮好。另一方面,要根据书院特色和自身定位,积极探索打造成各级学校、文博展馆、旅游景点的可能性,尽可能推动书院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播。

文字统筹 朱广盛 吴年华

记者 王鑫 摄影 司新利

(其中岳麓书院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