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官网_【凡人传】与风雨为伴用数据说话 孙正兰:风口浪尖展身手

■陈静

“假如我掉下河,你救不救?”“不是不救,是救不了。”这是在扬州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汇合处宽阔的河面上,孙正兰望着湍急的水流,与船工的对话。听着船工的回答,孙正兰笑笑,没有责怪船工,长年累月和水打交道的她能理解,并不是船工狠心,船工说的是大实话,如果换作她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是一样的。

孙正兰

“凡人”小传

从事水文工作30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技术专家,从一名一线测量员成长为单位管理者。连续16年被评为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全省水文系统先进个人、省水利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凡人”自述

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更像一座丰碑。身处其中倍感骄傲和自豪,永怀一份责任和使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推这颗“江淮明珠”福泽一方。

从水乡启程

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阴差阳错成为水文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出生在兴化唐刘的孙正兰初中毕业,报考小中专名落孙山。对前途一片茫然的她感觉就像世界的末日到了,辍学?回家种田!她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在老师的反复劝说下,父亲左思右想,觉得女儿性格内向,在家里三个孩子中个子最矮、长相最丑,再没文化将来怕嫁人都难找个好人家,无奈的父亲同意了老师的建议。

孙正兰没有让老师失望,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录取时被调剂到河海大学极少有人报名的陆地水文专业。

进了大学,她就像一个井底之蛙跳出了深井,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她第一次知道有一本工具书叫《新华字典》,她的乡音同学们根本听不懂,只能借助于笔和纸来交流,她反复揣摩同学们的发音,借助《新华字典》,让自己逐渐能和同学们正常交流。

靠着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做家教的报酬完成学业的孙正兰,本以为会按照常规分配到省城,可造化弄人,好运又一次与她擦肩而过,她被分配到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水文站,做最基础的水文基层第一线的工作。

人生就是这样,说不清有多少次的身不由己,梦想丢失在难眠的夜里,不甘又无奈的现实,让她在失望和希望之间徘徊。也许是命运之神的引领,就在她毕业回到老家准备报到的那个暑假,她的家乡遭受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90%的村庄成为一片泽国,最高水位3.38m成为永久极值,人们受苦遭殃,在洪水中挣扎。幸亏江都水利枢纽吞吐调配,将涝水外排,变浩劫洪流为安澜江河。

孙正兰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心中的委屈、郁闷、失望也随洪水的退去而消失,她准时报到上班,成为一名水文人。

野外地形测量

在长江扎根

生性倔强有着一股野性

步履不息书写水文梦想

尽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可上班后的现实处境还是让孙正兰茫然无措,颇为难堪。野外监测和水上作业环境恶劣,常年户外工作风吹日晒,还需要手持笨重的仪器穿行跋涉在沟壑交错的荒郊野外,水面作业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大家的观念里“女性不宜”,同事们野外作业都不愿带女同志。那时搞水文测量也至多高中、大专文凭,孙正兰来到站里成为首个女大学生,尽管是号称水利行业顶级院校的河海大学,但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孙正兰在学校里从未摸过一次。

生性倔强的孙正兰没有气馁,小时候水乡的浩淼也培养了她的野性,她觉得男同志能做的事她也能做,自己不但要做,还要努力做得最好!孙正兰找来测量参考书,仔细研究每个仪器的使用说明,主动要求加入测量小组,每次都自告奋勇做好测量前各项琐碎的准备工作,在野外她除了抢着做最吃力最艰巨的背仪器、跑尺等累活,还抢着做最能练就测量技术的架仪器、快速记录等,虚心求教、细心揣摩测量师傅的一举一动,晚上回来主动整理、校核数据,计算分析测量成果的精度,以便第二天开展新的测量任务。慢慢地,她用自己的踏实和肯干,一步一个脚印熟练掌握了各种测量技术,也用她的主动和勤奋、细心和热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大家都愿意跟她一起干活。

成为部门负责人后,孙正兰更是处处身体力行。有时连续数日或数月在野外,枯燥疲惫如影随形,一些刚来到站里的年轻男职工,三四个小时下来就累坐在河坎上,这时她就接过十几公斤重的仪器在杂草丛生、崎岖不平的河坡上“精神抖擞”地继续作业。她心里很清楚,越是困难时,她越要能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名副其实的水文“尖兵”。

在南水北调江都站加固改造建设中、在历年抗击淮河流域大洪水和苏北地区遭受极端气象干旱时,她始终冲在一线,带领大家加强监测,提供准确的水情预报,确保了大型枢纽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她结合国家重点课题研发双垂线代表法,解决了大型水工建筑物多年实时在线监测流量精度低的难题。她参与江都大型枢纽优化运行管理的科技项目研究,两项目均获2017年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

翻开孙正兰的工作日志,这些年她全力参与和主持完成的一项项工程、一份份耕耘,留下了她为水利奋斗的身影;一串串成绩、一份份收获,见证了她30年坚守初心的风霜历程。她成为首届全省水文测验质量检查专家和省地表水水文资料整编专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专业科技论文,作为编委和主要编写人员出版多部专著和江苏省水利行业管理办法,获批国家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十项。

给参加全国水工大赛选手讲解相关技术要领

怀治水初心

下大雨别人往家跑

水文人要往水上冲

工作之初,水文测量手段远没有现在先进,许多测量工作都需要最大程度贴近水面才能进行。孙正兰永远不会忘记,2003年行洪时,他们正在近200米宽的河中测量,湍急的水流如江中猛兽,冲刷之下一重载船只锚抓不稳,从远离他们测验断面的上游快速漂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断他们的测流过河索,一瞬间细长的钢丝绳在空中“嗖嗖”飞舞……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在他们有着丰富的避险经验,如果掀翻他们的小船,那后果不敢设想,就像开头她和船工的对话,“不是不救,是救不了。”

这次遭遇让孙正兰心有余悸,“我不会让危险发生”成为她工作的信念。在以后每个大潮汛的连续数天里,她会每天凌晨3点多就蹲守在河面上,驱赶测验河道上停靠的大型船只,以确保早晨5点开始的水上测流安全,“起早带晚这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保障人员和仪器安全。”无数个凌晨,无数次加班加点,孙正兰带领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毅力和执著守护着水文测量的安全。

“我们基层水文的特点就是下大雨别人往家里跑,我们往水上冲。”水文测验必须紧随潮水的脚步开展,越是水势汹涌之时,越是水文测量加紧之时,2018年台风“温比亚”入境侵袭,为了保证入江水道归江控制口门万福闸、金湾闸等全力泄洪,孙正兰带领着水文站冲在风口浪尖,白天与大家一起顶着烈日在行洪河面上作业,夜里完成整点时的加测加报。用她自己的话:“最不安全的地方一定有我在,最困难的事情我冲在前面扛。”

谈及水文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孙正兰说,如果不依据水文实时监测数据,即使再权威的专家也会作出与现实汛情“大相径庭”的预测结论。“我们的工作就是用数据说话”,监测数据是很难被预测和推算的,影响要素太多,气候、降雨、河道及监测断面特性、人类活动等,只能靠孙正兰这样平凡的水文人在危险的水面上紧绷着神经一寸寸测量得来。

讲解遥测自记雨量计工作原理等

以传承为要

带出了一支过硬队伍

转战新岗位授人以渔

她刚到站里时,水文勘测工大多是初、高中毕业,文化基础薄弱,她苦口婆心劝大家多学文化学技术申报职称时,有的水文老职工笑她白费口舌、异想天开,“我们水文站有人上技师那太阳要从西边出。”

孙正兰没有放弃也没有退缩,她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找问题抓学习点,“每月一试”“每月一练”“每年一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长期的带动和影响下,水文职工人人能吃苦,个个能战斗,素质迎来了质的飞跃,涌现了多名全国、省水利系统技术能手,省五一创新能手,其中多人获得“全国水利技能大奖”并先后成为江苏省水利系统“111人才工程”高技能培养对象和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水文站多人不仅在历届“江苏省水文勘测大赛”中名列前茅,还连续多次代表江苏省水文局和水利厅参加“全国水文勘测大赛”“全国水工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江苏水文及江苏水利争了光添了彩。正如一位老领导在评价水文工作时骄傲而自豪地说,水文在厅系统是大工种,在江都管理处却是小工种,但江都管理处一样将小水文做成了大水文。

现在的孙正兰转岗江苏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站长,承担起全省水闸、泵站工勤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鉴定工作,更是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理论知识体系,转化为培训中的循循善诱,精心制定培训计划、循序渐进讲解辅导、手把手指导演示。

走在她工作的大院内,孙正兰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站、闸的功能和作用,站在“源头”纪念碑前,她充满深情地说,不知不觉已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30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已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深处,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常常感慨于“一江清水向北送”的神奇和伟大,惊讶于枢纽工程吞吐调配时的恢宏和壮观,沉醉于水利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魄力,流连于院内世外桃源般的旖旎风光和四季更替。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