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平在刺绣。受访者供图
吴晓平的刺绣作品。
记者 肖为
扬州刺绣是中国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公告,扬州刺绣大师吴晓平成功获评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晓平从事扬州刺绣艺术五十余年,勤耕不辍,传承创新,逐步在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领域发展形成了“格调高雅、秀逸传神”的扬派刺绣的艺术特征。
吴晓平已经成为扬州刺绣的领军人物,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扬州486非遗集聚区的吴晓平工作室,倾听她与扬州刺绣的故事和从艺经历。
坚守扬绣艺术,艺海耕耘五十余年
“我从小就喜欢刺绣工艺,18岁师从扬州著名刺绣艺术家陈淑仪先生学习刺绣。”吴晓平笑着回忆道,1971年,她与刺绣结缘,进入扬州市绣品厂从事手工刺绣制作,“这么一算,我从事刺绣艺术已经有五十余年了。”
“只有读懂画稿,理解画稿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创作。”吴晓平说,她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刺绣工作,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扬州刺绣技艺,1982年至1984年,她在扬州市中山学院国画班师从何庵之、朱旭,学习工笔画。
有了绘画的基础,让吴晓平对刺绣描稿和绘稿方面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刺绣作品也更上一层楼。
由于长期生活在具有艺术氛围的家庭里,同时又深受扬州深厚传统文化和“扬州八怪”书画艺术的熏陶,吴晓平潜心研究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在刺绣创作中追随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注重强调画理和绣理的融会贯通,追求“意胜于工”,在写意绣以及仿古绣方面逐步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格。
传承扬绣技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998年扬州绣品厂改制以后,吴晓平带领下岗艺徒和师妹们组建了吴晓平刺绣工作室。她以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多名艺徒并主动承担技艺传承的社会使命,为“扬绣”技艺的传承作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吴晓平所带的艺徒,目前大都已经成为扬州刺绣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中一人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另有三人被授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由于刺绣在传承中大多采用口口相传的模式,容易因个人理解不同从而导致技艺传承的偏差。”吴晓平说,为了加强扬绣的理论研究和技艺传承,她在一些重要作品创作完成时,会根据创作的心得体会,撰写创作中的难点和值得关注的地方发表在相关杂志上,如《双面绣地屏<海峤春华>创作感悟》《由仿古绣<雪景寒林图>作品浅探传统工艺之结合》等文章。
此外,为了让更多年轻血液注入到扬绣中来,吴晓平多次前往江南大学、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和扬州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不同形式的授课传艺。
发扬扬绣风格,创新丰富刺绣艺术
近年来,吴晓平在坚持扬州传统刺绣精品创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为其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与方向。
“这件双面绣地屏《云舒浪卷》取材于南宋画家马远传世作品《水图》,在创作理念和刺绣技法上继承了传统并有所创新。”在扬州486非遗集聚区的工作室里,吴晓平向记者展示了这一作品的奥妙之处。“在针法运用上,我们打破传统用散套接针、虚针等针法,采用多种彩色细密的丝线,虚虚实实进行绣制,排针渐远渐虚,用线渐远渐细,最细部分采用了一根丝线的1/64绣制,将绣面拉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层次感。”吴晓平说。
吴晓平还注重创新融合,在创作中不断借鉴其他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丰富刺绣的艺术语言。如绣制双面绣《海峤春华》时,借鉴了漆器红雕漆和点螺圆地屏的款式,整个绣面采用圆形,对原作的画面进行了取舍,使画面内容和结构更加合理。
吴晓平做到了择一事而爱一事且终一生。她在五十余年的刺绣创作实践中,为扬绣的传承与发扬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扬扬派刺绣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丰富、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彰显刺绣艺术针法与丝线之独特质感,散发出不同于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