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鹏生
记 者 刘 宁
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是一项谋全局、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自扬州经开区与榆林市清涧县开展对口协作以来,每年有近30名来自扬州的优秀教师,克服种种困难“走出去”。在当地,除了开展正常的援陕教学之外,他们还多次积极组织爱心公益活动,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当地带来了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资料图
因地制宜 创新教学模式让课堂更有趣
2021年6月,扬州市花园小学教师万全自告奋勇第一个报名,赴陕西省清涧县第五小学,成为一名援陕教师。他经历了水土不服、心率过快等高原反应考验,最终克服困难,逐渐融入当地校园生活。
如何让黄土高原的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援陕团队和本地团队的融合?是摆在万全面前的首要任务。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大山里的很多孩子学习基础薄弱。六年级毕业班常常会因为教材难度大,难记难学,许多学生上课经常走神,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状况,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万全因地制宜,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知识点放在一个个例题当中,让单调的数字题变成多元化的趣味学习。
课堂外,万全与学生打成一片,话风俗民情、谈收获感悟,在孩子们的眼中,他是良师,亦是益友。万全得知学校里有留守儿童42人,缺少陪伴、学习基础差,便放弃了课余、周末难得的休息时间,把这些孩子们请到办公室,辅导他们学习。他给孩子们讲自己与儿子的趣事,主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为他们填补上一份应有的关爱。在他的陪伴下,不少孩子的成绩慢慢有了起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向山而行 用“朋友圈”架起爱心桥梁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万全对全校145名学生进行了摸底家访。家访过程中,他看到有的孩子家里一张桌子也没有,回去只能趴在炕上完成作业;有的孩子为了节省电费,在昏暗的窑洞里低着头吃力地写作业;有的孩子放学回去,要帮着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做完家务才能写作业……一幕幕让他动容,他在朋友圈发出募捐信息,经过大家的转发,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汇集成爱的暖流,一批批物资、数百件包裹从扬州、南京、连云港等地发了过来。
“能为这里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并不是我个人的力量,都是得益于大家的帮助。”这件事之后,万全思虑良久,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山里的孩子,携手给孩子们更多的温暖。
如今,社会帮扶捐助已经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在扬州驻清涧县联络组成员以及支教教师的沟通联络下,来自各地价值50多万元的学习、生活物品被送往当地的双庙河小学、李家塔小学、下廿里铺小学……
搭建平台 远程教学互动实现共建共享
为了进一步深化援陕支教工作,发挥桥梁作用,万全还积极与扬州市花园小学联系,希望能和清涧县第五小学实现结对帮扶,两个学校通过视频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这一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经过筹备,花园小学将一场“三校联谊”的三节语文优质课向清涧县第五小学作了视频直播,清涧县第五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
除了教学互动以外,万全还联系了扬清两地学校的少先队,让扬州市花园小学通过网络和远在1300公里以外的清涧县第五小学、第三小学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强国有我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如今,互动机制已经辐射到当地多所学校。扬清两地远程视频教育教学结对的启动,为两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师能力的提升发挥了“桥梁”作用。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