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尝试加装照度采集器 扬州破解高架桥下黑难题

桥下光线昏暗

傍晚,高架桥下和旁边路面“亮暗分明”

照度采集器

最近,有市民反映,临近黄昏,路上还算亮堂,高架桥下却已是漆黑一片,车辆进入桥下时,由于光线差别大,会短暂致盲。

记者昨天从扬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了解到,我市正在江平快速路黄金坝路口进行试点,尝试安装照度采集器,让桥下路灯比其他路灯提前一刻钟点亮,从而解决“桥下黑”问题。

现场探访

桥下路面光线“亮暗分明”

5日下午6:20,正处黄昏时段,记者来到润扬路上跨翠岗路交叉口。此时路面上还比较亮堂,宽约50米的高架桥下,受桥面遮挡,光线要比外面暗得多。随着时间推移,路边一些建筑物的轮廓灯已经亮起,而路灯还没有点亮,路上光线越来越暗,桥下光线更暗,桥下、路面愈加“亮暗分明”,驶入桥下的汽车自动或手动打开了车灯。刚驶入桥下或在黑暗的桥下开车,危险性很大。偶尔会有行人或电动车在桥下违规通行,如果碰上大意的司机后果会很严重。下午6:37,马路和桥下安装在墩柱和顶部的路灯同时点亮,桥下、路面的照度相当,“险情”也就消失了。

记者在探访市区翠岗路、文汇西路、大学南路等多条道路后发现,类似的安全隐患不少。有的大树遮挡路灯形成“树下黑”,有的上方指示牌遮挡路灯形成“牌下黑”,汽车行驶到下面时犹如穿越“黑洞”。“不仅晚上,白天也存在类似问题,只不过问题没有晚上严重,我晴天中午开车经过万福西路太平路天桥下时,就很惶恐,生怕桥下有东西。”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徐先生告诉记者,夏季中午时分,太平桥下形成很大阴影,外面光线很强,与之形成强烈反差,开车经过必须慎之又慎。

部门举措

装只采集器,桥下提前亮灯

市区已建成的润扬快速路、江平快速路、江广快速路等快速路,都建有高架桥,总长度在25公里左右。据悉,“桥下黑”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市路灯部门的高度重视,几个月前就开始研究解决方案。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最终决定尝试在桥下加装照度采集器来解决问题,并在江平快速路的黄金坝路口率先安装了一只这样的采集器。采集器于上周五开始试用,取得了预期效果,有望在其他高架桥推广。

记者在江平快速路的黄金坝路口看到,在一根混凝土墩柱的侧面开关箱旁边,有一只巴掌大小的金属匣子,匣子面板上有一只“纽扣”。负责安装的扬州华光照明公司副总经理郭春晖介绍,这个“纽扣”就是照度采集器,它控制着黄金坝路至江都北路段江平快速路高架桥下66套路灯的开启时间。他们给采集器设置了一个亮灯值,当环境亮度达到这一数值时,受控的66套路灯就会自动开灯。上周五首次投用,66套路灯的开启时间为18:29,其余路灯是18:44,桥下路灯提前亮了一刻钟。“从目前试用情况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下一步有望在其他高架继续安装,扩大路灯精准管理的范围。”郭春晖表示。

市城市照明管理处路灯控制中心的卜先生介绍,市区路灯每天基本的开关灯时间,是根据扬州所处经纬度整年的晨光始、昏影终时间规律来设置的,然后再结合气象数据资料进行微调,最终确定每天的路灯开灯时间,由控制中心自动给路灯发送亮灯指令。总体来说,夏天亮灯时间会比冬天推迟两个小时左右。在高架桥下加装采集器,则是让桥下路灯提前亮的好办法。

交警提醒

进出高架注意光线变化

“隧道内的‘黑洞’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好解决,高架的‘桥下黑’问题也已被提上日程。”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隧道时,司机很难适应黑白对比形成的炫光,有可能引起视觉功能的下降。进入隧道瞬间的“黑洞”现象,也会使司机感到难受。所以,尽管隧道内照明与隧道外照明是不同范围的两个独立部分,都没有对此提出特殊要求,但是在其交界处的过渡过程,则是照明工程必须仔细分析考虑、认真处理的重点。我市在隧道出入口的接合部已科学设计灯光,努力使亮度逐渐变化,尽可能给驾驶员一段适应的过程,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

交警部门也提醒广大驾驶员,黄昏时分路灯未亮时,若从外面开车进入高架桥下,必须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桥下路况,避免“桥下黑”引发的事故。在夏季午间行驶时,阳光较其他时段更加刺眼,车辆进入高架下等视线瞬间变暗的情况下,或者从光线不好的高架桥下驶入光线强烈的道路时,由于光线差别大,人眼难以适应,会产生瞬间的短暂致盲情况。在此情况下,驾驶员应该预判前方路况,在视觉差距较大的路段应该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较远的安全车距,以应对短暂的致盲情况。

记者 姜传刚 文/图

责任编辑:进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