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朋友自己整理书籍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地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目前开学已半月,扬州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如何开展?各方如何看待?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开笔礼”现场
记者探访
多种活动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日前,汶河小学东区校开展了“一年级法治开笔礼”活动,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上好人生一课。“童蒙之学,始于衣冠。”一年级的孩子们合着音乐,摇头晃脑齐声诵读《弟子规》。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一年级年级主任居逸祺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书写“正”字,随后领导老师、家长代表带领孩子们启蒙描“正”。
别开生面的“入学仪式”
维扬实验小学也举行了一年级学生的“入学仪式”。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年级新生手牵手,步入“成长门”,随后,进行了“沃盥礼”“正衣冠”“拜师礼”“点朱砂”“写人字”“击鼓明志”“入学礼”等仪式。
“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是一年级的重点工作,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有趣的活动,是引导孩子适应的重要载体。”维扬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李青青介绍。
朱自清小学则开展了一年级新生“访先生故里,行入学之礼”的活动,组织学生研学朱自清故居,开启入学启蒙第一课,培养他们作为朱自清小学一员的光荣感、自豪感。
新增生活化、儿童化、趣味化课程
“叮铃铃,叮铃铃,同学们,你们听,学校的铃声在说话了,你们知道它在说什么嘛?”
梅岭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以“铃儿会说话”为主题,从语言入手,让孩子们了解上课铃、下课铃、做操铃、用餐铃,学会听“铃”行事。
汶河小学东区校一年级则新增了劳动以及综合实践课程。“让孩子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掌握必须的劳动技能,为生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徐悦说。
朱自清小学则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加注重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儿歌、谜语、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与学科知识的教学相融合,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好奇心,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系统化习惯养成教育贯穿整个学期
最近,朱自清小学一年级新生们,正培养独立吃饭、营养均衡、节约粮食、收拾餐具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将《习惯养成掌中宝》手册印发给每一位新生。每个习惯用对话的方式呈现,贴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帮助一年级新生通过21天的强化培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中秋期间,文峰小学组织开展了第一次“云家长会”,指导家长们帮助一年级小朋友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一年级小朋友在劳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做自己的专属“姓名贴”、擦课桌、排桌椅、整理书籍,做节日贺卡……这些小萌新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来到了校园陌生的环境中,首先要打消孩子们内心的陌生感、恐惧感,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这些都是开展新生入学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文峰小学校长赵政说。
各方观点
慢下来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孩子有整整一个学期可以适应,家长的焦虑可以大大缓解了。”一年级新生家长李雨说。
“入学适应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和习惯的衔接,所以在现阶段,老师会以不断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能独立地上厕所、会排队,拥有正确的写字姿势。”维扬实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陈秀青表示。在入学适应期,老师会将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首要任务。小学生日常要求,学校会在晨会课、班队课进行耐心讲解,在不同课程里渗透各种适应性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学习独立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要从更加长远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成长,学校、教师、家长都要有教育上的战略定力,慢下来,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甚至要能容忍一些孩子暂时的落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世义认为,幼小衔接不应该被狭义理解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幼儿园在入学准备方面强调的是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年级的新生适应教育,要考虑在与幼儿园有一定连续性的环境中过渡,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毕竟幼儿也不是从9月1日起就立刻成长为一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小学生。”
张世义认为,在幼小衔接中,不少小学教师更多的强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其实,更应该尝试去思考小学一年级可以和幼儿园有哪些相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强调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要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这些课程要求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课程一直所强调和遵循的,可见只要充分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孩子认知的特点,尊重低年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采用更贴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实施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记者 刘冠霖 乔云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