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官网_仪征:唱响跨江融合发展长江之歌

龙潭长江大桥(效果图)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460万扬州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笔一笔绘就“非凡十年”。从今天起,本报在“奋进好地方 建功新时代”专栏推出“扬州这十年”系列融媒体报道,展现新时代扬州人民牢记嘱托、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聚焦新时代各县(市、区)、功能区的十年发展巨变,进一步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扬州长江主岸线总长约76.82公里,其中仪征市境内岸线长约28公里。作为宁镇扬重要节点城市,仪征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美誉。

十年来,仪征追涛逐浪,以绿色转型、创新驱动绘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新画卷;

十年来,仪征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381.9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910.7亿元,十年增长了1.4倍;

十年来,仪征接连承办2018年省园博会和2021年扬州世园会,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去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44位,位列2021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第一位。

十年蝶变铸辉煌,滨江新城展新姿。仪征正争当跨江融合先行区,唱响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

项目为王

构筑产业发展“强磁场”

中秋之夜,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300万吨PTA项目建设现场,焊花与月光争辉,项目建设争分夺秒。

这是仪征化纤建厂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化工装置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仪征化纤智能纤维、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项目发展,实现产值翻一番,5年再造一个“新仪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最大的化纤原料基地落户仪征;2010年,上汽大众30万辆整车项目成功落地。从“化纤城”到“汽车城”,让仪征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滨江城市。

近年来,仪征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向“强”和“新”发力,新材料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异军突起。2020年8月,仪征市以江苏仪征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化工园区、汽车工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作为功能园区,整合形成“一区三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调整,推进园区“二次创业”,提升重大项目的吸附与承载能力。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和腾讯项目在华东地区布点的战略机遇,仪征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的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项目为王,让仪征“经济强”的实力更加彰显。重大项目轮番上马,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源头活水”。

十年来,仪征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65个、列省项目19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以上汽大众整车、仪化300万吨PTA、腾讯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项目扎实推进,让仪征的产业特质更加鲜明。

其中,上汽大众自2012年7月投产的十年来,累计生产整车306.8万辆,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171.5亿元、入库税收204.25亿元,推动仪征成为全省三大整车生产基地之一。而正在推进的仪化300万吨PTA项目,投产后可形成180亿元的产值。

上汽仪征分公司生产线

行动过江

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

9月1日上午,仪征市跨江融合文旅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现场签订幸福产业加速器合作项目、景区夜游项目、微型马拉松项目、乡村运营师培养项目等4个文旅项目。这是宁镇扬三市致力“3+3”文旅合作,突出融合融入,在客源互送、文旅融合、联动宣传、节会组织等方面联手出的实招。

仪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跨”不仅要计划过江、更要行动过江;“融”不仅要交通相融、更要发展相融;“合”不仅要协议性合作、更要实质性合作。

明晰“跨”的路径——大力实施跨江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细落实五大行动15项重点任务;

打造“融”的载体——依托青山镇毗邻六合龙袍、栖霞龙潭的区位优势,以及仪禄高速开建契机,加快建设龙山生态新城先导工程,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科创、产城示范中心,构筑跨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加大“争”的力度——紧盯南京江北新区创新圈、仙林地区高校圈,主动呼应G328科创走廊建设,放大人才政策3.0版效应,着力吸引人才、技术向仪征集聚,教育、医疗到仪征布点,项目、资金在仪征落地。

近年来,仪征连续举办六届“凤来仪”创业周活动,推出人才政策3.0版,让仪征成为长三角人才的“蓄水池”;相继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三站三中心”123家;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8人,获批省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40人,为跨江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在融合融入中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仪征将继续把产业发展放在区域大局中谋划考量,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借势借力强链扩链,打造区域产业发展新高地。

绿色增长

为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走进仪征港务公用码头,自动化装置随处可见,智慧应用“一平台”、数据资源“一个池”等智慧平台,全面感知港口作业过程,正引领仪征临江港口产业“巨轮”乘风破浪。

很难想象,这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码头前身曾是3家低效杂乱的小船厂。2018年,仪征实施长江岸线整治,拆除沿江船厂码头等52个,腾让岸线5000多米,长江仪征段生态生活岸线比例提升至50%以上,高标准规划打造“堤固、岸绿、景美”的大江风光带。

拔掉“锈钉子”,镶上“绿丝带”。让仪征的山更清秀、水更灵动、绿更鲜明,已成为仪征人的共识追求与生动实践。

污染做“减法”:仪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高质量完成中央与省环保督察任务与“263”专项整治,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81.1%,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为100%。

生态做“加法”:仪征将市域四分之一划为生态板块,十年新增成片造林8.12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9.5%,其中68平方公里的枣林湾被作为生态中心,构筑城市“绿肺”。

正是得益于对生态的坚守,“两园”最终落户仪征。仪征接连承办2018年省园博会和2021年扬州世园会,一场理念创新、生态绿色的盛会,带动文旅产业集聚、全域旅游拓展、城市形象提升、宁扬融合发展,更为仪征绿色发展注入强大的基因与活力。

仪征注重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一方面严控项目“准入关”,优化调整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坚决杜绝污染企业入驻;另一方面提升发展“含绿量”,严格控制园区开发面积,主动将产业规划用地从22.57平方公里压减至9.6平方公里,引导产业向高端、非化环节转型。保护铜山、龙山、白羊山三个省级森林公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

扮靓青山不放松、治美绿水不止步,绿色发展做“乘法”,问题整改做“除法”。如今,仪征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仪征的绿更鲜亮,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通讯员 樊荣荣 记者 胡俭 赵磊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