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技新城 党工委书记李桂山
航拍生态科技新城。受访者供图
书记访谈
生态科技新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中心、交通中心、科创中心、新城市中心”和展现“好地方”扬州现代化建设“最美窗口”的定位,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描绘出了一幅“强富美高”新扬州的新城画卷。这十年,新城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收获了哪些发展经验?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新城又如何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加快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扬州未来城市中心?记者近日专访了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桂山。
记者:生态科技新城成立于2013年11月,诞生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的第二年,新城用实际行动一笔一笔绘就新城“非凡十年”。在发展过程中,新城践行了什么样的理念?
国网智慧能源 双创科技园。
李桂山: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在江广融合区域建设81平方公里的生态科技新城。新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携手奋斗,努力把市委市政府擘画的宏伟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的现实模样。如今一座生态与科技交相辉映的未来之城已矗立在美丽的江淮之畔。
我们用工笔画,勾勒城市脉络。围绕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未来城市中心,统筹推进新城市建设和老镇区更新,徐徐铺开现代化城市蓝图。在理顺体制机制上稳健起笔,成立省级杭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凤凰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以重振“扬州产业第一镇”辉煌为目标,顺势推动杭集高新区、杭集镇“区镇合一”改革,形成“三区一镇”扁平管理、协同推进的发展模式。在优化交通布局上流畅行笔,扬州东站、交通中心正式运营,金湾路、78大道、曙光路等道路竣工通车。在扮靓城市颜值上精心顿笔,万福大桥、扬州软件园、1912小镇等重大项目成形落地,扬州印象馆、双都大厦、中国美业港科创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
我们用油彩画,挥洒发展激情。坚持把实体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主线,推动存量与增量共同发力,构建支撑经济稳中有进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围绕“杭集高新区·中国美业港”定位,构建“6+2+2”医美日化产业体系。我们与航空工业集团开展深度合作,规划布局“航空谷”,吸引沈阳所扬州院、航空工业智航院、中航研究生院等研发机构和高校落户。去年“4·18”,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国家电网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个经济带的首个双创科技园在新城落地。
华丰村 伴山民宿圈。
我们用写意画,描绘宜居胜地。践行“两山”理论,做优民生配套,促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让新城群众共享美好新生活。首先,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我们严守“四控一禁”生态红线,全面关闭和搬迁全境所有船厂、砂石厂,植树造林5000亩,“七河八岛”入选“运河十二景”。其次,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我们成立新城教育发展集团,高标准打造国际人才社区,规划建设新城二级综合医院、国际医疗与健康中心等项目。第三,文明程度更加进步,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争做“好市民”成为大家的共识。
记者: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新城是如何奋力前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杭集高新区 智能化车间。
李桂山:新城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上半年GDP、固投、社消零增速居全市前列;1-8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市第一、税收增幅全市第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
优服务、提信心。举办政银投企对接会,新设10亿元市场化基金,融资授信超200亿元。举办江苏-中东酒店用品线上对接会,促成交易300万美元,预计1-8月出口增长12%。通过“双向比选”,开展“百名专员挂钩百家规上企业”活动。兑现政策资金超4000万元,新增退税减税等1.36亿元。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每天调度,保证压力不减、标准不降,创新开展“好地方·好市民”培育“十大行动”。
强产业、促增长。倍加洁等3家企业获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和“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认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启动盘活50万平方米产业社区,5万平方米杭盛科技园二期建成投用,9万平方米中国美业港科创中心加快建设。举办“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万亩小麦开镰节”等活动,开通全市首条旅游定制公交专线。
扬州软件园。
抓项目、增动能。落实区领导挂包责任制,开展项目攻坚“百日会战”。2个列省、21个列市重大项目全面开工,投资率达76.2%、78.3%,61项市级城建项目投资率达81.4%。智慧能源产业园和杭集高新区东部提档项目获国家基础设施基金支持。签约落地航空工业智航院、联东U谷产业社区、朗森特医疗平台、乡伴农文旅等27个项目,总投资超45亿元。此外,我们坚持用好自身特色资源禀赋,打造双都大厦,谋划中小学课程实践基地,规划水上运动中心,策划高铁站前区会展项目等,让项目更接地气。
护安全、保稳定。防疫指挥部保持常态激活,双“执行副总指挥”24小时带班,坚持每日点调,定期推演复盘,做到“耳朵常常拧、问题天天找、警钟时时鸣”。狠抓安全生产,以产业转型升级“治本”,加快企业智改数转,大力扩容产业社区;以专项整治“治标”,聚焦旅游用品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为辖区1.5万户居民更换煤气减压阀、软管等。
记者: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出,新城要争当“好地方”扬州勇挑大梁的“三好生”,即打造“好环境”、发展“好产业”,培塑“好市民”,“三个好”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新城将如何推动?
扬州国际 人才社区。
李桂山:“好地方”的“最美窗口”要有“好环境”。好环境一直以来是新城的“金字招牌”。我们将推动生态环境“常青常绿”,持续擦亮新城生态底色、绿色本色。推动城乡环境“各美其美”,既要加快城市更新,完善路网、水网、绿网体系,建设有文化、有灵魂、有现代设计美感的精品片区,也要统筹乡村振兴,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推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把政策带到企业、把服务送到车间、把“真金”落到“口袋”里。
“好地方”的“最美窗口”要有“好产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我们将续写杭集民营经济的辉煌,唤醒企业家“二次创业”激情,着力破解产业空间受限瓶颈,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更加积极深入参与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打响新城“水城人共兴”特色品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好地方”的“最美窗口”要有“好市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最美窗口”的灵魂是“好市民”。我们将发挥好领导干部“火车头”作用,带头改进作风、持续自我加压。积极选树典型、弘扬“正能量”,让“新城精神”成为新城儿女的时代脉搏和集体特质。
通讯员 陈绍忠 记者 邹平 郑露莎
记者手记
城市之“芯” 用“心”建造
又是一年丰收时节。以生态为基、科技为“芯”的生态科技新城,十年磨一剑,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一幅美丽的丹青长卷。
在新城采访,感受深刻的,不仅仅是新城呈现出的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更是新城人的处处用心。
这里有新城人携手打拼、勇争一流的争先“心”。企业家突破重围,让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创业者创新创优,让新业态发芽长大;党员干部贴心服务,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争先之“心”,逐渐成为新城人的集体特质和自觉行动。
这里有外来者愿意来、愿意留的归属“心”。兴城先兴人,始终把“人”放在中心。社会事业补短接长,人才公寓拔地而起,校企合作不断增加,人才政策持续加码,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为新城的高质量发展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这里有干群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事业“心”。建造扬州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擦亮“好地方”的最美窗口,这是市委赋予新城的城市定位,也是新城人有心干事创业的自觉追求。与时间赛跑,让新城打赢了疫情阻击战、安全生产保卫战、项目建设攻坚战。在这里,安心干事、全心成事,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凡事皆怕“用心”。站在十年新起点,相信新城将秉承新时代的“新城精神”,用心用情打造“好环境”、发展“好产业”、培塑“好市民”,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邹平 郑露莎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