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爷年轻时的照片
唐女士曾来扬州寻找线索
“父亲临终前仍念叨着‘我是扬州人’,身为子女,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他实现这个毕生的心愿。”近日,家住甘肃的唐女士辗转联系上了本报记者,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帮过世的父亲寻找到亲人,寻回自己的“根”。
【寻亲线索】
1.老家住东门附近,家中开银匠铺
2.老家对门是家五金店铺,有个姐姐嫁了过去
3.在郊外有个脸上有麻子的舅舅
4.可能姓李
如有线索,可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8952576510
稚年时背井离乡
拼凑出漂泊的童年记忆
“我是扬州人,我好想回去看看……”临终前,在甘肃定居多年的唐大爷,多次对女儿念叨着这么一句话。扬州这个地方,让他魂牵梦绕了多年,是他“回不去的家乡”。
稚年时背井离乡,唐大爷对于家乡的记忆早已十分模糊,只能以零星的回忆和他人口中的描述,拼凑出了一段漂泊的童年记忆。他依稀记得,家住扬州的东门里,家附近开着许多店铺,父母也经营了一家银匠铺,对面是一家经营五金的商店,离家不远处还有一条很大的河。除此之外,他还记得自己在郊外有个舅舅,脸上长了许多麻子。
那时候的唐大爷,家境还算殷实,也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然而,幸福的日子在南京大屠杀那一年戛然而止(此为唐大爷在世时口述),前去南京办事的父亲不幸被杀害;母亲得知这一噩耗后不堪打击,不久后也病逝了。
失去父母后,年幼的唐大爷被亲戚带去了上海,但当时兵荒马乱,两人又失散了,唐大爷只好在一家木匠铺做小工维持生计。不久后,他又不知何故被一个姓程的人从上海带去天津。“我记得当时每天都要在脖子上挂个小牌子去车站卖糖果,后来实在不堪打骂,我便逃了出来,开始了流浪生活。”唐大爷曾对女儿唐女士说,好在后来天津解放了,十几岁时,政府将他们这些孤儿都收容到了天津的一家孤儿院。在那里,唐大爷被一户姓唐的人家收养,跟着他们辗转去了甘肃武威。
父亲8年前去世
临终还在念叨回“家”
被收养后的唐大爷,生活无忧,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念头:“我是扬州人,我要回去。”但养恩难忘,唐大爷只好将这个心愿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其间,在养父的操办下,唐大爷于1954年结婚,定居在了甘肃武威,在那里结婚生子,直至2014年过世。因为出生年月不详,家人推测,他过世时可能在87岁左右。
唐女士的母亲还透露,1961年,唐大爷曾动过举家迁回扬州的念头,但当时家庭困难,未能成行。其间,唐大爷还给扬州的政府部门写过信。当时还收到了回信,劝说他已经在甘肃定居生子,不如安心建设大西北,为国家做贡献,唐大爷便响应号召,留了下来。
“父亲一辈子都在念叨着家乡。”唐女士说,父亲的养父在世时,对他的感情很深,一直希望他留在武威,便一直没有将他的具体身世透露给他。“其实我爷爷去世前说过,当时在天津收养我父亲时,他们也曾去扬州调查过父亲的身世,留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唐女士说,但那套资料却在辗转时不慎被烧毁,这也成了爷爷和父亲一生的遗憾。临终前,唐大爷将唐女士叫到床前,不断念叨着“我好想回去看看”。这让唐女士心中酸涩不已,于是,她决定代父寻亲,完成他未完的心愿。
女儿4年前来过扬州寻亲
希望知情人能提供线索
2018年8月25日前后,唐女士曾特地从甘肃赶到了扬州,寻找相关线索。来到东门时,唐女士注意到了附近的古运河,十分激动:“我父亲一直说家里有一条很大的河,他和小伙伴当时经常去河边玩,很有可能是这条河!”随后,她又赶到附近的观巷社区,找到了当时的社区主任寻求帮助。
“我记得社区主任姓李,她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还找来了好几位老人帮忙回忆。”唐女士说,但因为时间太赶,这几位老人年纪也较大,也未能回忆出有效线索。随后,唐女士又在附近走访了好几位年纪较大的老人,但始终一无所获。唐女士在短暂走访后,只能无奈地于第二天带着遗憾离开了扬州。
一晃几年过去了,唐女士一直没能再找到机会来到扬州长时间寻找,但父亲的遗愿却一直让她牵挂。于是,她便尝试着联系媒体,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帮父亲完成“寻根”的心愿。
“我父亲可能还有个姐姐,嫁给了对面开五金店铺的人家。”唐女士说,父亲去世时已80多岁,她也知道寻亲的希望渺茫,但还是心存一丝希望,能找到未曾谋面的亲朋好友。
记者 赵雅琼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