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合适的材料
挖制古琴腹腔调整音质
调试古琴木坯音质
检测第一遍国漆均匀度
打磨古琴冠角和岳山
上琴弦
调音,演奏琴曲
扬州自古就有古琴制作传统。住在李典镇的单卫林从事古琴制作行业已有35年了,他制作出来的古琴形神兼具,音质古朴,音色清纯。斫琴师赋予一块平凡无奇的木头新的意义,从此,高山流水从这里来,阳春白雪从这里来。
沿用的是古法斫琴
近日,记者走进单卫林的工作室,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推着刨子,木灰在灯下纷飞扬起,古琴木胎摇身一变,成为载满华丽纹饰与符号的乐器。“古琴面板上所有的线条、弧度,都是用刨子、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单卫林说,古琴造型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非常复杂。单卫林端起一块杉木琴板,仔细观察它的年轮纹理,并用指关节轻轻敲击,听辨音色。“之后还有画图、放线、做琴面、掏内腔、合琴、装配件、避缝、髹漆、推光、装足等上百道工序,历时两三年才能制作完成。这样制成的古琴具备音域宽广、音色浑厚、余音悠远等特点,音质是现代机械制琴无法相比的。”
多年来,单卫林一直沿用的是古法斫琴。古法斫制古琴,工艺复杂,制作周期漫长,考验着斫琴师的美术基础、木工基础、古琴弹奏功底。选好木材后,至少要先晾一年,之后擦60多次天然大漆,每刷一次擦漆都要把琴放进荫房半个多月,阴干后才能上第二次。“好琴需得时光磨。斫琴往往不是人选琴,而是琴选人,心不静根本做不了琴,如果心有杂念,味道就全变了。”单卫林说。
让更多人了解古琴斫琴
从一方原始的老木,到能发出清雅之音的“圣贤之器”,单卫林熟练掌握上百道工序,凭着一股执着劲头,对每道工序吹毛求疵,将斫琴技艺提升至艺术创造之境。随着一把把古琴问世,单卫林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很多人都慕名来找他做琴。在单卫林看来,斫琴的过程,不仅是打磨一块木头,完成一份工艺,更是对于文化与传承的又一次思考,古琴技艺需要传承和发扬。近年来,单氏琴不胫而走、名闻遐迩,在加拿大、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地多次举办琴展,所到之处,闻者无不神悦心怡,慕而求之者众多。“南风琴韵”系列邮票由江苏省集邮总公司设计并公开发行,也在当代文化上留下美好印痕。
单卫林表示,斫琴不光要有手艺,还要守得住技艺,更要传承下去,这是压力更是责任。面对枯燥与乏味,他毅然决然选择坚持,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像他一样,将斫琴技艺传承。未来的路上,他会以匠心致初心。把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争取让更多人认识、接触、了解、掌握古琴斫琴,为扬州古琴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通讯员 张勇娇 董淑芳 记者 司新利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