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学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毛巾
李令学的证件
核心提示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纪念日,正在仪征博物馆展出的一位已逝抗美援朝老兵的持枪证和纪念毛巾,引发不少市民的关注。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些抗美援朝老兵的纪念章等物品。
热门展品 抗美援朝老兵的宝贝
在仪征博物馆“初心如磐”展上,一本上世纪70年代的持枪证和一条抗美援朝的慰问品毛巾,成了不少市民观展的热门展品。
“很多人未见过上世纪70年代的持枪证,比较好奇。”江苏省红色文化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仪征红馆馆长李臣星表示,这个持枪证是祖籍仪征月塘抗美援朝老兵李令学的,与他的抗美援朝纪念毛巾一起,展览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
“一条毛巾,保存了70多年。”参展的市民周先生称,抗美援朝老兵李令学的毛巾上还有“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的字样,能保存到现在,说明李令学将其视为“宝贝”,珍爱有加,都没舍得用过。
李臣星表示,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纪念日,随同李令学的物品一起展示的,还有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纪念章和一些曾经使用过的物件,同样吸引了很多人的“打卡”,有学校的学生,还有自发赶来的居民……不少人会驻足很久,细细观看每一件老兵曾用过的物品,倾听每一件物品背后抗美援朝老兵的红色故事。
心系家乡 儿子替老兵父亲捐赠
记者了解到,这两件抗美援朝老兵李令学的物品回到家乡仪征,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李令学2010年去世了,2019年他儿子代捐这两件东西。”李臣星说,李令学出生于南京六合,祖籍是仪征月塘,儿时的李令学家境贫寒,日本侵略中国,他投奔新四军,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转业到甘肃商业局工作。
李臣星介绍,1951年4月至1953年11月,李令学参加抗美援朝,在七二师侦察营任政治教导员。1953年11月回国,在东北陆军医院疗养,1954年12月转业到兰州地方工作。
“甘肃离家乡太远了,那个年代交通也不方便。”李臣星说,李令学一直思念家乡,嘱托儿子回家乡看看时,将自己的持枪证和抗美援朝慰问毛巾赠给家乡。2019年春,李令学的儿子李子勇回到仪征祭祖时,将父亲逝世前嘱托的东西赠给了仪征红馆。
口述记录 记住老兵们的英勇奉献
“仪征博物馆办‘初心如磐’展,我将抗美援朝老兵的物件提供展出,记住这些老兵当年的英勇奉献。”李臣星说。
李臣星表示,近些年他采集老兵红手印和口述记录中,有不少老兵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如詹大南将军的红手印。詹大南曾亲自指挥部队对“北极熊团”展开了第三次攻击,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当年缴获了北极熊团团旗,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品。
詹大南将军在红手印旁写下的“祖国万岁”的手迹,每次展出都会吸引不少老兵后代观展,一枚枚鲜红的红手印,令所有观展人肃然起敬。
“红手印旁的寄语,是每一位老兵对国家的美好祝愿。”李臣星说,身为退伍老兵的他,这几日一直在抗美援朝物品的展柜旁,向前来观展的市民讲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老兵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记住这些老兵和他们的付出,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 通讯员 云堂 记者 孟俭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