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高邮:“三二一”打造“产改”新高地 筑牢由“工”变“匠”强磁场

编者按

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市工会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扬州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职工之家》专版推出“启航新征程 工会工作巡礼”系列报道,聚焦各地工会重点亮点工作。本期推出高邮深化“产改”专题报道。

高邮市是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县市,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市。高邮市注重顶层设计与制度推进,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以体系化思路推动“产改”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创新探索“三员制度”,组织“产改”指导员、“产改”科技特派员、“产改”观察员深入企业,做好产改工作指导、思想引领、技术攻关;按照有领导机构、有活动场所、有志愿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和有活动档案的“六有”标准,在30家企业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建作用,将劳模工作室设立在一线生产车间,着力推动职工赋能成长。

助推企业增效益,职工长本领,让“产改”实现双向赋能。高邮市总工会因此连续三年被高邮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标兵单位”。高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宏旭表示,作为全省试点,肩负着“探路者”的担当与使命,致力打造“产改”新高地。

“三员”制度推动“产改”,成为“企业增效益,职工长本领”的压舱石、磨刀石、试金石

2020年3月,高邮被确定为省“产改”试点工作巩固县市,该市率先在“产改”试点企业设立“产改”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和观察员“三员”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推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奠定了基础。此做法在2021年1月20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在“产改”这项系统工程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关键环节。如何帮助企业深入有效推动“产改”?高邮市“产改办”为15家市级“产改”试点企业选派“产改”指导员,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等“产改”成员单位的职能部门人员担任。同时,各乡镇园区根据自身情况,也分别落实试点企业,仿照市里的模式落实“产改”指导员,由乡镇园区工会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26名“产改”指导员,服务所在地试点企业。

工会、人社、教体、科技等懂业务、善钻研的领导与中层干部,主动请缨到企业担任“产改”指导员。高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宏旭表示,“产改”指导员通过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定点宣传、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产改”工作的目标追求高起来、破局思路活起来、使命担当挺起来、成事效率快起来、整体战力强起来。

两年来,高邮15个市级“产改”指导员深入试点企业100多次,组织开展专题宣讲20多场次,受众达2000多人次,帮助挂联试点企业全部完成“产改”领导小组成立、“产改”方案以及项目清单等的制定,推动了“产改”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科技助推企业增效益,“科技特派员”最受企业欢迎。2020年11月起,高邮将“产改”工作与科技镇长团力量相结合,聘任市科技镇长团8名成员为“产改”科技特派员,并兼任市工会义工专家教授,为“产改”试点工作注入了“新血液”。

高邮市科技镇长团成员、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槐创锋与市“产改”成员单位走进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了解到人工清理铸铝件时,存在“去毛刺耗时长、产能低”的技术瓶颈。槐教授及时联系高校,对接相关领域专家,推动校方与金飞达公司加强合作,建立了自动化铸铝件去毛刺工作站,将人工清理改为自动化,单台机器去毛刺生产效率达2分钟一件,比起人工去毛刺更为安全、高效。

两年来,市科技镇长团成员们累计走访企业100多家(次),帮助对接高校专家教授25人,动态解决企业需求18项。同时,深入试点企业宣讲思想政治、技术知识等16场次,受众近2000人次。科技镇长团成员受聘担任“产改”科技特派员,看似跨界,因为科技助企目标一致,实际上为科技镇长团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助推“产改”创新创优、走深走实。

“产改”工作成效怎样?“活动成效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职工评价”,满意不满意要由职工说了算。高邮市经企业自行推荐和部门遴选,在15个试点企业分别落实了1名“产改”观察员,作为检验“产改”试点工作的“测量仪”。

“我主要观察这几个方面,比如开展思想引领活动、培训学习、技能竞赛、职称提升、工资薪酬、权益保障等情况,以及职工的意见建议……”丁振中是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也是所在企业的“产改”观察员。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专门搭建了职工诉求服务平台,成立了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做好职工的薪酬福利、劳动关系、职称评定、内部招聘等事务性工作的集中办理,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职工满意度。

“产改”观察员重点解决“问题从哪里来”, “产改”观察员成为联系企业和产改办之间的桥梁纽带,有助于发挥“问题直通部门、政策直达基层”的作用。

两年来,高邮市15个试点企业“产改”观察员认真履职,围绕“产改”项目清单,做好落实情况的登记分析工作,上报“产改”动态信息50多条;提出意见建议20多条,被采纳应用10多条。

王宏旭表示,“产改”指导员、“产改”科技特派员(工会义工专家教授)、“产改”观察员(信息员),深入企业做好“产改”工作指导、思想引领、技术攻关以及基层产改动态、意见建议搜集反馈工作,这三大员好比“产改”的压舱石、磨刀石、试金石。

文明实践“精准滴灌”,推进“产改”试点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职工赋能成长,是“产改”的基础性、目标性工程。作为省“产改”试点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全国试点县市,高邮构建文明实践与“产改”“双试点”融合推进新格局,围绕思想引领型+职业发展型、技能提升型、保障服务型,打造“1+3”“产改”试点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载体在“产改”试点企业遍地开花,通过文明实践“精准滴灌”,推进与“产改”试点深度融合。

聚焦立根固本,实现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同频共振。高邮引导“产改”试点企业深化文明企业、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职工和“工人先锋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展示新时代职工文明形象。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盘活用好“产改”试点企业各类资源,打造宣传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零距离”,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将文明实践站建成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凝聚职工力量的主阵地。

聚焦竞进提质,实现素质教育和技能提升合拍共鸣。高邮市各“产改”试点企业将围绕“六有”标准,即有领导机构、有活动场所、有志愿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和有活动档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注重吸收各级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秦邮工匠、专业人才、职工志愿者等“身边人”成为志愿服务队成员,坚持需求导向,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职能,用好重要节庆、重要纪念日等节点,设计一批具有思想引领、现实可行、职工欢迎的服务项目,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并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公开发布文明实践活动菜单,接受职工“点单”。两年来,高邮各“产改”试点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15家扩展到28家,先后举办了妇幼健康、水利施工、电力行业特有工种等高邮市级技能竞赛,联合市人社局承办了扬州市“瑞沃杯”筑路工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了扬州市级玉雕、焊工、叉车工、育婴师、车工等工种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项目100多场次,惠及职工5000多人次,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多个,共发放慰问金100多万元。

聚焦优化服务,实现人才发展和待遇提升出新出彩。高邮坚持产改品牌化建设走群众路线,按照“职工喜闻乐见,不增企业负担”的原则,精准捕捉企业时间缝隙,以打造“产改宣传轻骑兵”品牌为载体,引导各“产改”试点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演讲、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教育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高邮市各“产改”试点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实际,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分别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设计了志愿服务队旗,开展一系列现实可行、职工欢迎的“点单式”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围绕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困难职工帮扶服务等内容,“产改”试点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咨询台,聘请法律专家顾问,举办困难职工帮扶慰问活动。

“公司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要在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安全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受职工欢迎,有效激发了职工正能量,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捐了300万元。”扬州市秦邮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工会常务副主席黄月灿介绍说。

高邮市各“产改”成员单位、职能部门将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与企业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主动送政策、送讲座、送关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既体现统一要求,又富有自身特色。同时,将及时发现“产改”试点企业文明实践站建设的先进典型,组织交流活动,总结经验做法,为面上推广提供“样板”,营造党建促“产改”的浓厚氛围。

高邮市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展示厅,成为高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受关注与欢迎的展厅之一,全面展示“产改”工作与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项目。两年来,高邮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职工大讲堂活动100余场,受众产业工人近10000人;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双进”活动18场。特别是引导职工投身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成效显著,推荐申报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共5项,报送“五小”活动典型案例8个。推荐扬州市“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十大先进操作法” 、职工创新资助项目15项。

王宏旭表示,高邮创新构建文明实践与“产改”“双试点”融合推进新格局,让产业工人有地位受尊重得实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强烈。

劳模精神“一线”闪亮,带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心气、人气、底气一样都不少

劳动铸就梦想,技能开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高邮市总工会聚焦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培育“又专又广”的专家型技能操作工,带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一批“产改”试点企业从“产业品牌”成为“产改品牌”

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建作用,将劳模工作室设立在一线生产车间,开展30对师带徒结对活动,每年专题培训活动不少于100人次,两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新申请发明专利23项,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0项(授权8项),创新成果27项。其中,高原专用胶体蓄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用高能高效低成本储能电池等9项研发成果通过了国家级成果鉴定。截至目前,公司400名员工当中,拥有职业技师80名、助理工程师23名、工程师30名,高级工程师4名。

为培育“又专又广”的专家型技能操作工,江苏卫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各类薪酬激励机制和专业技能“传、帮、带”培训,制订全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对通过考核的帮带师傅和学员给予2000元-5000元的薪酬奖励;实行职称和学历补贴政策,中级职称每月500元,高级职称每月800元,本科生每月2083元,研究生每月3750元;鼓励产业工人积极参加自身学历提升,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公司承担一切学杂费,目前,已有100多名职工正在学习中。一批“专家”操作工、多能工脱颖而出,很大程度缓解了由于地域限制形成的人才短缺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创新能力。

曙光电缆公司实施“树人”“育人”“暖心”三大工程,让职工沐浴“产改”的幸福“曙光”。公司专门开设“身边的榜样”宣传专栏,先后选树了20多名先进员工典型;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选拔109名优秀员工参加电子科技大学远程教育曙光大专班培训;公司设立职工子女高考奖学金,公司职工子女考取一本、二本的每人分别奖励1.2万元、1万元,到目前,公司先后共发放了曙光高考奖学金142.15万元,有149名职工子女获得奖励。

用好“产改”工具箱,筑牢由“工”变“匠”强磁场

“工匠人才”是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动能的“生产力”。有人认为,工匠的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工匠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背后,其实代表着一种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敬业与踏实、坚定与专注、传承与创新的代名词。

今年以来,高邮市总工会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围绕“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大“党建+产改+工建”一体化建设力度;聚焦“3+3”产业特色,启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产改试点;举办“最美产业工人”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实施“蓝领成长工程”计划,新增师带徒结对300对;高标准打造“产改+劳模工匠”主题公园,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高邮市总工会不断激发基层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建设“工会主席工作室”“工会委员、代表工作室”,探索建立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机制,重点加大村企工会联建活动力度,通过活动联搞、服务联手、组织联建、品牌联创,推动村企工会在联中共鸣、在建中共赢。

大力培育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工匠人才成为新时代的“明星”。高邮聚焦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使一大批既有过硬专业技能又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职工逐渐成长起来,高邮市“党建带工建”“产改”项目获评全省典型案例。

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王宏旭表示,近年来,高邮市总工会通过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大抓基层、权益维护、改革创新、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六项工程”,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产业工人成长更有心气,工会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更有人气,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一线”闪闪发亮,心气、人气、底气一样都不少。

通讯员 戴顺阳 高云

记 者 刘峰生 胡俭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