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传】张晏:遇见最美的自己 “量身打造”走出新路

晏然轩凝聚着张晏和妻子的梦想

相信很多扬州人,对四望亭路上那间名为“晏然轩”的服饰店有些印象。这家开在闹市区十来年之久的服饰店,风格别具,忍不住想让人一探究竟。

“凡人”小传

张晏

“晏然轩”主理人。辞去编制内工作,与妻子一起下海,从服饰品牌代理到私人定制,一路打拼。

“凡人”自述

从事服饰行业,就是要让大家都能发现美,遇见最美的自己。

自幼喜好鱼虫花鸟

注重形象追求美好

走进晏然轩,沁人的香气扑鼻而来,精心陈列的服饰琳琅满目,从女装到男装,从帽子到皮鞋,从包饰到领带,所涉之广,包罗全身。

当然,这本就是一家服饰店应有的样子。但是,晏然轩又似乎有点不一样。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缸,小型假山,山石嶙峋,绿植盎然,山下有水,鱼儿游弋。若仔细观看,还有针尖大小的幼鱼,隐于其中。再往里走,各种形态各异的绿色盆栽植物穿插其间,每一株都生机盎然。店面深处还有一个大型的鱼缸,缸中游的,都是体型较大的鱼,鱼缸之侧,几只精致鸟笼里的小鸟不时唧唧啾啾,还有一只学舌的鹦鹉,学起话来,甚是有趣。一只乖巧可爱的柴犬,似乎和每一位顾客都很熟络,来者必然“笑脸相迎”。整个店内的设计既温馨又颇有意境。

能将一家服饰店打造得如此有“调性”,自然是和店主人的爱好有关。店主人名为张晏,扬州人,“70后”,从小就喜欢花鸟鱼虫。除了喜欢动植物,少年张晏,就有着不同的审美能力,对于自己的形象,要求比同龄人要高。他觉得,出门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在服装搭配上就很注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服装的选择其实并不丰富,大家对于“品牌”的意识还不强。在当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为了某件心仪的衣服会跑去省城南京购买。兴趣所在,这也许就是他后来从事服饰行业的缘由吧。

主动下海寻求商机

辞去了事业编工作

学校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张晏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将手头工作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年纪轻轻就成为单位的中层。连续三年获得“先进”,还在2001年获得“市级机关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工作表现突出,又是事业编,在很多人看来,张晏的人生可以说非常顺畅。但是,张晏是一个心思很活络的人,不太满足现状,看到社会上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就想着自己也能试一试!

当然,辞去编制内工作,是需要很大决心的。张晏试着回去和妻子王俭商量,没想到,王俭非常支持,并表示要和张晏一起干!2006年,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夫妻俩双双主动辞职下海。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既然决定从商,首先找准方向。张晏和王俭,同时想到服饰。他们先后拿下了男装金利来、梦特娇,女装背后舞台,童装米粒班等品牌的代理。当时,这些品牌在扬州还是比较流行的,生意开始时,顺风顺水,一下子就挣到了第一桶金。从扬州到泰州,最多时开出了18家品牌加盟店,在扬州的金鹰、万家福、京华城等商场都有门店。一时间,夫妻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的巡店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在扬州,下午就要到兴化,家里的事情根本顾不上。女儿正是需要人照顾的年纪,可两人几乎无暇顾及。好在女儿也很理解父母,一直品学兼优。

指导制作

转换“赛道”走向定制

十年的辛苦“打水漂”

就这样红红火火好几年。然而,随着各类新兴品牌层出不穷,老品牌的优势已无法显现,再加上市场形态的转变,网购逐步兴起,品牌代理的门店传统生意开始不好做了。当机立断!张晏开始陆续关掉商场门店,到了2017年时,商场专柜全部撤柜,就留下了位于四望亭路上一百多平米的一家门店。很多商场里的专柜,开始投资了数百万,最后甩卖货物,只能收回一二十万,还留下不少的库存。十年的辛苦几乎又得从零开始,一时间,他遭受了很大的打击,经常一个人闷坐发呆,但他并没有想过就此放弃,而是在酝酿下一步该如何走。

网购服饰虽方便快捷,但也有缺点,那就是不能亲自去试去感觉。购买者只能在网上看图片,看那些模特穿上身的效果。而且,只有那几个固定的尺码,并不能满足很多顾客的需求,特别是一些特殊体型的顾客群体,很难买到既合体又得体的服饰。多年的成衣服装销售过程中,张晏就经常听到顾客埋怨,一件衣服领围合适了,身腰就会大很多,身腰合适的有可能袖长、衣长也不合适,这让张晏敏锐地感到,服装私人定制可能会成为服装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量测衣服

“量身打造”走出新路

“私人定制”大有前景

想干就干一直是张晏的做事作风。经朋友介绍,他接触到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专业服装定制平台之一的“量品订制”。量品的经营模式是C2M,即从工厂直接到顾客,量体师量体,将数据输入平台,一人一版,工厂制作完成,衣服直接寄送到顾客手中。这样,人们心目中与“高端”“贵”这些词联系着的私人定制一下子就成了接地气的普通消费。对于经营者来说,也不存在最头疼的库存。经营理念不谋而合!张晏成了“量品”的第一批事业合伙人。

王俭也成了店里的第一位量体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她亲自上阵,就算做一件衬衫也需要量十几个部位的尺寸,每一个细节都是仔细量测,再和顾客沟通穿衣习惯,了解顾客的喜好、穿着场合等等,给出顾客选择面料和版型搭配的建议,认真记录好,然后经反复推敲将每个数据逐一输入下单平台。虽说只是量体师,实际上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那时候,王俭非常忙碌,因为提供上门服务,所以每天都奔波在为顾客量体的路上,上午在江都,中午在主城区,下午在仪征,晚上回家后还要统一平台下单,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已是常态。刚开始,她也是非常忐忑,下单后不知道数据是否准确,顾客收到衣服是否能满意,常常辗转难眠,脑子里都是各种数据。当然,熟练以后就很自信了,现在已经达到通过目测就能基本准确报出尺码的水平了。

有了平台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积累了一些经验,良好的口碑使得老顾客自愿为他们做宣传,定制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一些老客户提出了更高的定制要求,例如,定制时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元素,还有要求按照图片或样衣来定制的。甚至有人口述描绘自己想要的款式。而平台定制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张晏的脑海,创立自己的定制品牌!于是,“晏然轩”品牌应运而生!

研究款式

不断向梦想迈进

做生意也是做人

做生意也是做人,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把顾客当成朋友,认真做好每一件衣服,一直是晏然轩的经营理念。

有位年轻顾客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定制了一套西服。定制需要周期,可突然活动提前,预定的日期来不及了!当提及可付加急费提前拿到衣服时,王俭感到顾客面露难色。经了解,这是位来自农村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男孩,因这次活动对他能否顺利入职非常重要,才几乎倾其所有下决心来定制一套得体的衣服。王俭当即表示保证他活动前拿到衣服!实际上,不菲的加急费是王俭出的。这个年轻人在活动结束后,特意上门感谢王俭,称呼她为姐姐,后来也一直保持联系并把他身边有定制需求的朋友带到了店里。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因此,晏然轩的顾客黏性很强,往往先是一个人,随后就是一家人,再后来就是几家人。就是这样的口碑相传,现在晏然轩的稳定客户,已有上千人。从一台机器,一位师傅开始,到现在开设了专业设备配备齐全的工厂,从一个量体师到现在拥有设计、制版、量体、制作的专业团队,从单一成衣销售到私人定制到加入团体定制,如今的晏然轩已经成了初具规模的服装服饰公司。2018年的省园会、2021年的世园会,晏然轩在众多“大品牌”中脱颖而出,凭借新颖的设计、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成为中标单位,会场随处可见的志愿者、礼宾员、保安保洁等人员都穿着晏然轩定制的服饰。每每提及,张晏言语中都充满了自豪。

前不久“晏然轩”与高端时尚个性化定制品牌红领REDCOLLAR达成了合作协议。他的梦想是,让定制不再奢侈,让每一个人都能穿上昔日难以企及的定制,体验未来定制风尚!

对话

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记者: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听到“私人定制”,可能就会觉得比较昂贵。

张晏: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私人定制其实也在平民化。就以定制较多的衬衫举例,一件男款衬衫,全棉成衣免烫,到手价也就400元左右。而在品牌专卖店,同品质的衣服需要大几百元。

记者:现在来定制的顾客,构成比例如何?

张晏:私人定制中,因为定制正装的比较多,所以目前男性为主,年龄从20岁到70岁的都有。其中,以上班族、中青年商务人员比较多。不过,你想要的都能定制,从衬衫到旗袍,从西服到皮鞋,都可以。除了日常服饰,对于要参加重要活动的、年轻人参加面试的,我们会给出很专业和中肯的建议。团体定制的范围就比较广,企事业单位、服务性行业、宾馆酒店、工厂工装,都可提供设计制作。

记者:选择服饰行业,也经过大起大落,而且服饰实体也不好做,您为何还要坚持?

张晏:这和我个人喜好有关。我觉得一套服饰,不是说华丽,而是舒适、合体,能和本人气质相符合,是最重要的。我经常说,一套合适的服饰,能够让人遇见最美的自己。增加自信,能够让别人遇见,于我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记者: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张晏:还是要多看、多学。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有创新,打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定制品牌,从单纯为顾客做衣服进而成为顾客的整体形象顾问。“让更多人体验与众不同的平价私人定制,让晏然轩成为卓尔不群的定制品牌”是我的目标。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