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公宣 记者 赵雅琼 实习生 汤欣雯
2012年以来,扬州公安监管部门立足法治公安监管工作发展方向,先后搭建了“心声舞台”“心声电台”“心声报”等系列教育转化平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感化在押人员的同时,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监所法治文化。十年间,“心声”系列吸引了近万名在押人员参与,5.2万余名在押人员受到教育,高墙下的法治之花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演出重获新生的希望
“亲爱的小宝,妈妈现在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阳光向上了……”2022年10月11日下午,一堂主题为“十月的祝福”的特殊教育课在市看守所“心声舞台”上拉开序幕。
2021年,小梅的丈夫因诈骗罪被刑事拘留,为了筹集退赔赃款,小梅一时失足,也走上了诈骗的道路,进入扬州市看守所。小梅的情绪低落时,管教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一次次谈心、开解。一次,小梅的眩晕症犯了,所领导和值班医生第一时间赶到,一口口喂她喝水,帮她服下药物。清醒后,看着大家关切的眼神,小梅泪流满脸。
2012年5月,扬州看守所创办了全省公安监管系统首家电视台,并不断丰富方式方法,建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成功打造出“心声”系列监所法治文化品牌。
今年是“心声”系列创办的第十个年头。“心声舞台”也已举办了40多场演出,吸引了2000多名在押人员参与。
“‘心声舞台’系列监所文化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教育人、感召人、挽救人、塑造人。”扬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赵剑介绍,截至目前,“心声”系列已衍生出多个平台,包括“心声报”“心声舞台”“心声电视台”“心声课堂”“心声讲坛”等,帮助5.2万余名在押人员重获新生。
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儿子,家里一切都好……”头发花白的母亲面对着镜头,脸上是慈爱的微笑,说着说着却又红了眼圈,“你种的柿子树又结果了,我和你爸爸腿脚不好,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摘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亲切的面容,在押人员陈某情绪激动,“扑通”一声对着电视机跪了下去,仿佛正和母亲面对着面,哭喊道:“妈,我错了,我改,我一定好好改。”与母亲“隔空对话”后,李某曾经的抵触情绪一扫而空,变得努力上进。
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场景,在“心声电视台”“亲情寄语”栏目播出时曾多次出现。
扬州市看守所所长侯军介绍,“心声电视台”由民警自编自导,设有“心声寄语”等11个栏目,每周一期,邀请司法、心理等专家宣讲法律法规等知识。自开播以来,“心声电视台”共制作节目510多期,长达2000多小时。
让法治之花在高墙内绽放
来自云南的17岁女孩小白,从简单的汉语拼音开始,每天识字、读书、背诗词,慢慢地掌握了不少知识。几个月后,小白不仅能背诵和默写10多首诗词,更从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树立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在“心声讲坛”上,20场次生动的《弟子规》解读,在在押人员中引起巨大反响。看守所又陆续邀请志愿者为在押人员讲述善行义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尺讲台,激发了大家的希望。
花开大墙内,芳香溢四方。经过十多年的坚守与努力,扬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监所法治文化建设成果丰硕。高墙下绽放的法治之花,熏陶出一个积极改造、一心向善的监所文化。 (文中在押人员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