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家长会。 肖讷 摄
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学校特色课程有哪些?家长如何给孩子助力?……近日,扬州市各中小学校举行“一日开放”活动,数万名家长和老师相约“云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不少家长更多关心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习,培养好的习惯和提高心理素质。
记者 肖讷
场景
“零距离 ”体验校园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的标配,那么延时服务里,孩子究竟能学到什么呢?不少家长在这次“一日开放”活动中得到了答案。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一条短片获得了家长们的点赞。短片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双减”落地等多方面展示了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动态。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竹西中学则以学校独有的“竹”文化为切入口,展示了学校开展的各类社团课程,让“课后服务”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新课堂”。
“这学期开始,学校还开辟了‘竹梦园’培育基地、红领巾‘开心农场’种植基地等劳动基地。” 竹西中学刘琛老师介绍,学校不仅按要求开足劳动课,还为同学们打造了劳动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没想到现在学校里的课程这么丰富!”姜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刚升初中,原本担心孩子一时适应不了,这次活动给自己吃下了“定心丸”。
聚焦
家校齐心 助力成长
“我们现在能为孩子做什么?”是初三、高三的家长在这次活动中最关心的问题。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主任赵久勇表示,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鼓励,要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增强孩子面对挫折的信心。第二,要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真心、关注和温暖。第三,多服务,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据了解,扬大附中每个班级的各学科任课教师都与家长面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评析,使家长、学生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这样充分地交流,家长在这一天中获得的信息真实而全面。与此同时,对于改进学校工作,改进家长的教育方式,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赵久勇表示。
今年的“一日开放”活动,家长通过“云端”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观察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拉近了家校距离,增强了校内校外双轮驱动,凝聚了育人能量,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