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通讯员 周新成 记者 姜传刚)记者5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保障全市有序用气和民生领域、重点单位用气,我市近日制定2022-2023年冬季城市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从向上争取气源指标、购进LNG补充到天然气管道和加强燃气管道互联互通等多项措施,保障冬季天然气供应。
今冬用气高峰的12月、2023年1月、2月,我市已分别组织落实上游气源190.28万方、208.41万方和195.64万方。
应急预案要求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根据供需缺口情况,坚持保民生、保重点单位,有序压减可中断用户、调峰用户,既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拓展气源,又优化用气需求结构。强调保供工作要坚持三项原则:民生用气优先原则,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学校、福利机构、公交出租、商场集中采暖等民生用气,出现供气缺口时必须优先满足民生用气;重点区域和重大活动用气优先原则,在满足全市民生用气的情况下,积极保障城市重点区域,春节及其他重大活动等用气;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兼顾原则,分级管理保障工业企业用气,把有限资源向重点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连续性生产作业和中断供气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倾斜,优先满足用气需求。通过安排轮休、错峰生产、压减用量等方式,平抑用气高峰,平衡供需缺口。
为了弥补冬季上游气源供应不足可能产生的供需缺口,我市各地加大了LNG(液化天然气)储备站建设,在需要时另外购进LNG,气化后补充到天然气管道内应急。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LNG储备站6座,总储气能力181.2万方,最大应急气化能力107.9万方/日。
我市城镇管道天然气气源来源主要是西气东输二线,共有9家城镇管道燃气企业。目前,主城区、江都、仪征、高邮、宝应五个区域,内部管道燃气企业城市燃气干管已实现互联互通。区域间,主城区与江都城市燃气干管已实现互联互通,高邮与江都城市燃气干管已实现互联互通,主城区与仪征城市燃气干管互联互通工程正在建设,预计本月底前能投入使用。城市燃气管网互联互通后,可以实现区域内天然气供应合理调度和相互调剂,保障全市冬季天然气供应。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