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的假山和景观树
经过施工人员的奋战,文汇阁内外部装饰装修基本完成,阁前后池塘开始注水,文汇阁建筑亮化开始点灯。夜幕下的文汇阁啥模样?记者昨晚进行了探访。
文汇阁亮灯
昨晚亮灯
新建文汇阁金碧辉煌
文汇阁建设工程项目是去年城建项目文化旅游类中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重建文汇阁及地下停车场等。文汇阁作为清代七大藏书楼之一,内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文汇阁原址在西园行宫内,根据相关法规和专家建议,复建地址选在原址附近的友好会馆广场东南侧。
记者看到,文汇阁复建项目建设和冶春园的打造正在同步进行,文汇阁内外部装饰装修施工基本完成,“东壁流辉”和“文汇阁”的牌匾已经悬挂在阁楼上。
据介绍,整个文汇阁工程建筑主体面积1100多平方米,其中地上明二暗三层合计800多平方米,地下一层200多平方米,文化广场3000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2000多平方米。复建的藏书楼为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9.95米(檐口)。目前文汇阁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工,不仅在地面部分与冶春园相邻,地下停车场也与冶春园打通。市民和游客以后可沿着北门外大街右拐进入文汇阁负一楼停车场,停车后即可去冶春园游览、吃早茶,也可直接上楼进入文汇阁参观。
文汇阁亮化工程也已经到位,昨晚开始亮灯。文汇阁屋顶的瓦片采用的是扬州古建筑筒瓦,滴水瓦片上雕有精美吉祥的龙凤图案;护栏和窗户采用的则是扬州传统的花格窗形式。这次在文汇阁建筑上实施的亮化工程,采用的是暖色调的灯光,屋顶、屋檐在金色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让整个建筑更加充满古韵。
文汇阁内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文汇阁及周边宛若仙境
文汇阁前面设有池塘,池塘里已经开始注水,四周喷出的水雾,让整个池塘和部分建筑笼罩在水雾之中,宛若仙境;文汇阁南侧有一个水池,四周点缀了山石,栽种了水生植物。这个水池直抵后面的假山,围绕着文汇阁延伸流淌;西侧则建有亭廊,同时栽种有层层叠叠的景观树。水池四周也有雾化装置,水雾缥缈,让这些山石、建筑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记者走进文汇阁看到,文汇阁内的柱子和大梁都绿色的,梁柱和天花板则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上面有金色的“二龙戏珠”和祥云图案,也有展翅的仙鹤……图案精美,制作精细。而在金光灿灿的金丝楠木书架上有一只厚重的书函,“钦定四库全书第三千四百六十一函 子部”的字样清晰可见。
文汇阁内不仅有步行楼梯和电梯上下,二楼也有门通向后面的假山,从这里可以进入北侧的假山凉亭,欣赏周边风光。
据了解,文汇阁定位为含藏书、展陈、典籍研究、文化交流、城市书房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和扬州文化新高地,与天宁寺、重宁寺点线连片。复建后的文汇阁一楼辟为“文汇阁历史文化展陈”,分文汇阁的历史、《四库全书》与文汇阁、《四库全书》与扬州、文汇阁的重建四个展区。二、三楼收藏历时12年复制完成的《四库全书》一部,共有书架128架,书函6144个,书籍36000余册,因为是“明二暗三”的布局,市民和游客在一楼就能看到二楼的藏书,而地下停车场和文汇阁地下一层可通过下穿通道与冶春御马头店相连,十分方便。
【新闻延伸】
清代七大藏书楼
清代《四库全书》分贮于七大藏书阁,包括“北四阁”和“南三阁”。
清代乾隆时期,编修《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8亿字。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记者 张孔生 文/图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