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仪征:千年漕运的重要中转港口

扬州古运河码头图。

仪征市历史上是江左古郡,建县有2000多年。之所以能成为“风物淮南第一州”,繁荣兴盛近千年,主要凭借其地理优势,而几十里的长江岸线则是其决定因素。正因为仪征濒临长江,才可以扼江、淮、运(河)之襟要,也才可能成为漕粮、淮盐的中转港口,进而成为与扬州并驾齐驱的新兴都会。

早在晋永和年间,仪征已是江淮运口。那时,扬州以南沙洲淤涨,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前身的一段)连接长江的水道被阻断了(史称“江都水断”),只好另辟渠道,从欧阳埭(今仪征市区东)引江水30公里至广陵,使长江与邗沟在仪征境内沟通。这条水道就是今仪扬运河的前身。

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征淮南10万民夫拓宽展直邗沟,自山阳(今淮安)至扬子(今仪征境东南)入江。从此,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的大动脉,处于江、淮、运(河)交汇点上的仪征,地理位置优越性充分显现,成为漕、盐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口,揭开了仪征兴盛的序幕。隋王朝短命,唐王朝继承秦汉。唐广德二年,刘宴为御史,他设巡院于扬子(史称扬子巡院),在白沙(今仪征市区)建东南第一大粮仓,形成扬子、河阴、永丰为仓储的漕运路线。江南诸省上缴税谷经长江由白沙转运,奠定了仪征作为中转港的基础。

宋建隆元年,太祖赵匡胤平定淮南节度使(治扬州)李重进之后,令诸军在迎銮镇(由白沙镇改称)操练水师,于是乾德元年升迎銮镇为建安军,开始筑城,后又升建安军为真州。真州成了淮南路向汴京运送粮食、布帛的转运基地。仪征作为转运港口则愈益受到朝廷重视,从各方面加强建设,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转运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

宋初,每年从真州转运粮食仅数十万石。太宗至嘉道年间,每年漕运多达700万—800万石,占全国漕运量的四分之三。这是仪征作为漕运中转港口的极盛时期。

南宋及金、元间,战争迭起,运河淤塞,漕运量下降。明洪武年间扬州,运河尚未全线开通,江南经仪真转运到北方的粮船需经淮河从盐城附近入海。迁都北京后,改行“支运法”和“兑运法”,在仪真设“漕运参府”,仪真每年转运粮食又提高到200万石左右。清袭明制,实行屯丁(即运军)长运法。顺治二年,户部额定每年全国漕运量400万石,经仪征和瓜洲转运粮食占全国总量的81%。每年通过仪、瓜二港的漕船不下两万艘次。然而,就漕运总量而言,清代已低于明代,这是由于黄河夺淮日趋严重、运道不畅所致。道光以后,运河水竭,仪征只转运江苏淮扬所属里下河米区的粮食至海口,再搭海轮运抵天津。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改变征粮方法,由征实改为折价征银。从此,中国封建朝代的漕运制度宣告结束。仪征也结束了1000多年漕运中转的历史。       帅国华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