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磊
“有网友留言,让我说一说侯家营……”围满书柜的桌前,一位大叔面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从仪征侯家营的地名,说到当地多个带“营”字的地标,短短五分钟时间,他在视频中生动有趣地讲述历史故事。该条视频从3月11日发布至今,已被网友观看万余次。
面对镜头的讲述者,是扬州仪征文史学者巫晨。近日,他又开始从“坐着讲”变成了“走着讲”,一边带团实地参观仪征文史地标,一边录制成视频在网上发布,让网友身临其境了解当地人文典故。
接受网友“点单”:大家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一个手机支架,一台手机,这就是巫晨录制短视频的工具。巫晨今年61岁,虽已退休,但爱琢磨的他总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从微博到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巫晨都尝试过。“我五年前接触到短视频,便开始钻研,我自己拍,自己剪辑,视频时长最多三五分钟,这样能够方便网友观看……”对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巫晨如数家珍。
与大多讲解类短视频博主不同的是,巫晨更注重与网友之间的互动。“大家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不久前,在一条视频的留言中,他注意到有一位网友提到想听一听仪征侯家营的典故,于是经过准备,他专门录制了一条视频。
视频中,巫晨从侯家营地名由来,讲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智除日军据点的故事,再衍生到当地多个带“营”字的地名,短短5分钟,干货满满。“就像点菜一样,网友点菜,我做菜。”这种“订单式”讲解,拉进了他与网友的距离。
“我没有固定的发布规律,有时间了,有灵感了,就录上一条。”这就是巫晨发布视频的方式,随性但不随意。
有一次,巫晨去医院抓药,看到医院院子里立着宋代真州名医许叔微的雕像,于是当场来上一段,网友反响非常热烈。
30年前,他就开启了自己的“冲浪”生涯
巫晨之所以对新兴传播方式“手到擒来”,是有“历史渊源”的。
1994年左右,单位里配了一台搭载着“486”系统的电脑,这引起了巫晨的兴趣。物理专业出身的他,对电子类的东西格外喜欢。慢慢探索一年后,他创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网站——仪征风情。
舞台搭建好了,该唱什么戏?对文史感兴趣的巫晨开始转载一些跟当地有关的文章。可转着转着,他发现了问题:“许多文章没有牢固的根基,漏洞百出。”于是,他开始自己出门探访、踩点、查资料,回家后自写自校,核对无误后发表在网站上。从此,他因网络开启了自己的文史研究之路。
网络、文史是巫晨的两大爱好。一旦“双剑合璧”,他便钻了进去。这些年来,他已采写、发表文章数百万字,其中不少都被他用各种新媒体手段放上了网。
虽说一直探索,但巫晨也碰过壁。早在2004年左右,他就想到了录视频讲文史的方法。可当年鲜有能看视频的智能手机,电脑也并没有如此普及,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效果,巫晨便暂停了这一做法。
短视频兴起,让巫晨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录视频上。
从2018年至今,巫晨已在多个平台发布讲解类短视频千余条,播放量数十万。网友的认可,让巫晨更有动力。目前,他正在写一本《仪征探古录》,成书预计百万字。接下来,他想将自己这本书里的内容,继续用视频讲解的方式呈现给网友们。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