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讷 胡迪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中小学各学段,也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扬州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其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鲜亮底色。
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制作手工。
活动主题化 让劳动“活”起来
系鞋带、系红领巾、剪纸拉花、制作笔筒……前日,四季园小学内热闹非凡,一到六年级全体同学参与“快乐四季娃 劳动最光荣”活动。
“这次活动每个年级活动内容不同,一二年级是系鞋带和系红领巾比赛,三四五年级是手工制作——剪纸拉花、泥笔筒、编彩绳,六年级则是凉拌黄瓜厨艺展示。”学校大队辅导员秦子琪老师介绍。
现场学生们参与热情极高,“领巾披上肩,左尖压右尖,右尖绕一圈,圈里抽右尖”,这是二年级同学们的系红领巾口诀,只见大家互相帮戴,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
“这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了他们的生活本领。”秦子琪老师表示,活动对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瓜洲初级中学科技活动。 肖讷 摄
劳育多样化 促进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多样、形式丰富。扬州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组织学生走进仁丰里梧桐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基础的劳动能力,学习优秀的劳动精神。
“用刻刀在花纹两侧轻刻刀痕,再用小铲挑去木屑。”古朴典雅的院落中,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雕版印刷。他们仔细聆听,动作认真。细致地纹样后,用毛刷沾满颜料,在刻板上涂匀,附上白宣,以板擦于其上拂拭纸背,待纸完全贴附后轻揭宣纸,形成印本。
“大师手中轻松流畅的刻刀,在我们手中却艰涩磕绊。”同学们在体验后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也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是哪里来的?”“电是如何产生的?”……劳动节前,邗江瓜洲初级中学七年级的同学们开始“电的头脑风暴”,开展科技手工制作活动。带着诸多疑问,从发电机原理到生活中发电机的应用场景,同学们开启了电元件的探索之旅。
瓜洲初级中学团委书记朱婉君表示,通过科技动手和科学探索,开展实验性科学劳动教育,促进各学科融合的课程,已成为当下不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方向。
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
场景创新化 家校社共赋能
体验、领悟劳动精神,丰富的场景必不可少。扬州各中小学充分开发、挖掘、创新校内外劳动实践应用场景,深化体验式、参与式、情境式、融入式劳动实践育人载体。
近日,扬州邗江区实验学校中学分校的同学们走进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在专家导师的指引与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刚从实验室移栽的“玉秀2号”的黄瓜苗。它们生长在特制的营养土里,喝自来水长大,每株能结30多个瓜,5月20日前后就能采摘。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学校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统筹校内外资源,多角度地丰富新课标下劳动课程实践路径。”邗江区实验学校中学分校年级主任沈媛表示。
“劳动教育的效果只有学生的真实体验才是评定的最终依据,家庭作为最自然的劳动场景,‘五一’期间,家长可以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自觉劳动、自己动手,养成自立立人的意识和能力。”沈媛建议,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尝试各种家务劳动,“懂得平等分担各种劳动,劳动教育就合格了。”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