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官网_昨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700种扬州生物家底大揭秘

百鸟齐飞。钱治华 摄

导语

地处江淮交汇处的扬州,河湖纵横,水网密布,形成了以湿地为代表的生态空间布局,生物资源丰富。在长江扬州段水域,“江豚逐浪”的场景越发常见,“微笑天使”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在高邮湖畔,“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已连续多年在这里繁殖。

黄胸鹀

14万公顷

扬州自然湿地面积大

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扬州是湿地大市,境内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面积大,分布广。据统计,全市自然湿地面积约14万公顷,其中国家重要湿地有6.5万多公顷。

扬州湿地主要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现有较大面积自然湿地131处,其中湖泊湿地8处、河流湿地112处、沼泽湿地1处、水库湿地10处。

湖泊湿地主要有高邮湖、白马湖、邵伯湖和宝应湖湿地,河流湿地是指长江湿地和京杭大运河湿地,沼泽湿地包括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人工湿地包括库塘、运河、输水河等。

1700种

扬州生物种类丰富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路径。2017年,作为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县市之一的高邮,对辖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得到各类野生物种670多种。

2021年,广陵、邗江、江都、仪征和宝应等地相继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各县市区调查已进入尾声。

初步估计,扬州市境内各类陆生维管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和水生生物超过1700种。陆生维管束植物大约700种,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近百种。本地植物中,禾本科、菊科和豆科都是“大家族”,分布广、种类多,蒲公英、牛筋草、野豌豆、小巢菜等是扬州常见的野生植物。

黑翅鸢

扬州有记录的两栖动物有8种,以泽陆蛙、金线侧褶蛙和黑斑侧褶蛙最为常见。两栖动物中,虎纹蛙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在仪征、江都、高邮和广陵都有分布。

扬州爬行动物有16种,常见的有乌梢蛇、黑眉锦蛇和红点锦蛇,中华鳖、黑眉锦蛇、王锦蛇等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的濒危类别。

扬州鸟类截至目前已达309种,去年一年增加了1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鹤。309种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5种,最具代表性的鸟种为“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在本底调查过程中,除了广陵外,扬州各县市区都观测记录到东方白鹳。

扬州历史上曾出现过25种野生的陆生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哺乳动物包括华南兔、赤腹松鼠和褐家鼠等。由于人类活动,獐、北小麝鼩等哺乳动物已销声匿迹。不过,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一些动物现在多起来了,调查发现,猪獾和狗獾在邗江区等地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

玉带凤蝶

扬州已知昆虫有200多种,其中鳞翅目数量最多,斐豹蛱蝶、黄钩蛱蝶、玉带凤蝶、碧凤蝶、蓝灰蝶等14种昆虫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

276起

非法捕捞案件严厉查处

2021年5月22日,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与扬州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了《高宝邵伯湖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执法框架协议》,通过深入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在高宝邵伯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形成合力,推进湖区整体生态维护,两年来累计水面巡查6000余航次,无人机空中巡查2000航次,出动执法人员1.5万多人次,巡航15.6万公里,查处各类非法捕捞案件276起,移送公安部门45起,有力保护了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

江豚

2022年,扬州11个部门联合印发《扬州市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实现野生动植物经营、食用、运输等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如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指示性物种较少等。记者了解到,扬州将进一步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优化关键物种保护空间格局,加强长江江豚、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物种及指示性物种的观测和保护,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以沿长江、大运河和湖泊区域为重点,整合各类资源,推进生物多样性观测场站建设,积极推动公众全员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记者 向家富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