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注册_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这群小学生与文物“对话”

同学们参观展品。 胡迪 摄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之情,近日,宝应县射阳湖镇天平小学利用校内微博物馆,将历史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相结合,开展“宝藏会说话,文物要保护”主题活动,让学生行走于历史长河,观察文物、探究历史、感受文明。

铜器、陶器、玉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展馆,有序参观展品,射阳湖镇“九里一千敦”汉墓群出土的文物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文物,仔细端详,一件件实物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探寻历史的奥秘,也感受到我国古代艺术品魅力。

“老师,这些罐子在古时候是干什么用的?”“这种钱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此精美?”同学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时和老师进行互动。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老师为孩子们耐心解答,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这些家乡的汉代文物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希望同学们在领略文物魅力的同时,能够从故事中汲取中华历史文化的力量,成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少年。”

参观活动中,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有的分享自己的感悟,有的用心阅读有关文物介绍,不时做些记录,还有的在纸上临摹精美的文物……“同学们不仅要观文物学知识,还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更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让它们传承下去。”学校负责人说,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增强对家乡悠久历史的自豪感,也坚定了同学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据悉,天平小学位于“九里一千墩”汉墓群的西侧。这里出土的汉文物较多,相关部门与学校通过收购民间各类藏品,于2017年在校内建起微型博物馆。近年来,学校以汉文物为载体,挖掘出“儒雅”的校园文化,以“传承汉风、践行儒雅”文化精神为统领,将义务教育与地方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倾力打造高效优质教育。        通讯员 高洪山 记者 胡迪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