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三湾:让生态活力与文化魅力相得益彰》。
碧水逶迤,草木葱翠。如今站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抬头可见蓝天白云、飞鸟盘旋,低头可见绿草茵茵、林木茂盛。这般鸟语花香的绿色风光,是扬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缩影。
回首往昔,弹指一瞬。40年来,扬州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一块块“金字”招牌,肯定了扬州多年来的“绿色”发展。40年来,城市生态环境一次次蝶变,被本报记者持续记录并呈现报端。
如今三湾景色如画。
回访地点
三湾公园
“好地方”挺起绿色发展脊梁
“过去,运河三湾两岸汇集了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80多家企业,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漫步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看着眼前的生态美景,王乃驷不禁回忆起当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三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幸福感大大提升。”
在运河三湾改造过程中,本报记者全景式追踪报道,一篇篇报道不断呈现:2010年6月30日《湿地公园三方案备选》、2011年1月22日《“三湾湿地”今年开建》、2011年5月13日《2013年底建成三湾公园》、2014年10月2日《合作实施“三湾”整治》、2015年12月10日《古运河三湾段启动建设》、2016年4月17《三湾湿地公园惊艳呈现》……
昔日三湾环境脏乱。
“我们下了大力气,厂房拆除了,烟囱消除了,空气清新了。”曾任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的黄河涛在电话中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地说,“生态文明建设,让三湾和运河焕发了勃勃生机!”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扬州日报》记下了难忘的瞬间,扬州人民将始终牢记“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切嘱托,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的崭新篇章。
如今古运河风光秀丽。
回访地点
大运河畔
十年不懈努力创成生态市
在大运河畔,记者用手机找出了2012年12月21日《扬州日报》头版上一篇题为《扬州生态市创建通过“国考”》的报道。文章写道:“在昨天上午举行的考核验收通报会上,考核组认为,扬州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各项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同意扬州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并按程序报请环境保护部审议批准。”
2012年12月21日《扬州生态市创建通过”国考”》。
十年磨一剑,扬州创建国家生态市,《扬州日报》也持续跟踪了整整十年。其间,刊发的报道有《确保生态市“国考”得高分》《生态市创建迎“国考”》《扬州生态市创建有特色》……
昔日古运河边有大量棚户区。
“国家生态市创建成功当天,我们在《扬州日报》头版看到这个消息,那份震撼与激动,难以言喻。”参与创建的现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国权,在电话中回忆起创建历程,难掩激动,“报社的报道,帮我们记录下了那段难忘岁月。”
如今,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一枚枚鲜亮闪耀的绿色勋章,挂在千年古城胸前。
“扬州经历了这么多年‘环保马拉松’,获得了一块块‘金字’招牌,我们报人始终与城市同行,也像是一场场马拉松。”在大运河畔,王乃驷转头望向两名记者说,“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做好扬州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建设者。”
2021年11月19日《记录”让古运河重生”的扬州实践》。
回访地点
万福大桥
江淮三百里生态风光图
一条大江,育先民;一条大河,哺两岸。2015年,扬州率先提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廊道沿线1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的生态大走廊,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等八大工程,实施“清水”“清废”“清企”行动,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清水北上”和淮河入江水道“清水南下”,保障京津冀与雄安新区稳定安全的水源供给。
“我是江都人,江都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我感到特别骄傲。”提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陈源浩激动不已。2015年,远在异国求学的陈源浩,听说了家乡这件大事,特意在网上找到了《扬州日报》稿件,仔细阅读。
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仪征滨江水源地、京杭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如今,身为记者的陈源浩一一细数江淮生态大走廊中的亮点工程。
站在淮河入江水道标志性建筑万福大桥塔楼,三名记者极目远眺,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向西看,瘦西湖风光美轮美奂、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向东看,江都水利枢纽、高铁扬州东站尽收眼底;向南看,滚滚长江触目可及;向北看,邵伯湖、高邮湖烟波浩渺,好一派“江淮三百里生态风光图”。 记者 薛舒文
1998年6月15日《注目古运河》。
镜头中的运河
■王乃驷
6月15日上午,带着20多年前拍摄的古运河老照片,我跟随报社两位记者一路沿着古运河实地探访,感受古运河的沧桑巨变。
我是1984年7月调入《扬州日报》开始新闻采编工作的,1997年起担任专职摄影记者,主要负责扬州工业企业的图片报道。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扬州,工厂大多分布于古运河两岸,北起湾头,南至三湾,沿岸分布了大大小小近百家企业。每天骑车去企业采访,往返都要经过古运河。
那时,古运河城区段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桥梁,交通很不方便,一些地方还需要人工摆渡过河。古运河两岸分布着大量的棚户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河道,古运河航运及泄洪功能不断衰减。
为改善沿岸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古运河防洪排涝和通航能力,市委、市政府作出综合整治古运河的重大决策,并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间,《扬州日报》多次安排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作跟踪报道。
1998年5月,首批130户居民告别狭窄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新住宅小区,古运河便益门至解放桥右岸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
此时,身为记者的我与沿岸居民同样感到高兴和振奋。整治工程开工不久,我便拍摄了图片专题报道《注目古运河》,以组图的加短文的形式刊发于1998年6月15日《扬州日报》头版。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我便拿起相机前往运河边拍摄施工场景,记录施工进展。从围堰驳岸到河道疏浚,从闸站翻建到滨河绿化,我对整治工程进行了全方位追踪报道,也有意识地拍下了古运河整治前的原貌,作为历史资料加以保存。
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使得古运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如今,旅游部门还开通了古运河水上游览线,市民乘坐游轮可直达三湾公园、瓜洲古渡公园游览。
千年运河洗去尘埃,重新焕发出青春光彩。作为从业近40年的新闻记者,我见证了古运河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是不断感受到扬州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由衷地感到欣喜和自豪。
2015年8月26日《扬州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
听“老报人”讲初心
■薛舒文
和新闻前辈王乃驷见面的地点,我们特意安排在了古运河畔,这里曾遍满他的足迹。
“陈源浩是‘95后’啊。” 15日一早,我们初次见到王乃驷时,他像家里长辈一样,笑着与我们俩打招呼,“真好啊,新闻事业就是需要不断有年轻人加入,报纸才充满着活力。”
1984年,王乃驷就进入《扬州日报》,开启了新闻记者的生涯。得知记者陈源浩出生在1996年,王乃驷欣慰地说:“我进日报工作的时间,比你出生早了整整一轮啊!记得那年我也像你一样,是小伙子一个哩。”
一台相机、一辆老旧自行车,就是王乃驷当年采访的全部“装备”。穿街走巷,用脚步丈量城市、用镜头记录发展,是王乃驷作为摄影记者不变的初心。与新闻相伴的日子,在他的记忆中是快乐的。“这是我当年拍摄照片的地方。”沿着古运河岸边走了没多远,王乃驷便拿出一张1999年拍摄下的相片,驻足与现在的场景对比。老旧的照片上,圆拱状的小桥架在河面,两岸都是居民住宅和杂草,靠近岸边还有一个粪桶。如今再看眼前,拱桥依旧清晰可见,两岸则是绿荫一片,还建起了观光步道、景观长廊,早已不见当年的破旧模样。
运河奔腾,水光潋滟的古运河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看看现在这里的模样,真是翻天覆地啊。”王乃驷连声感慨。
“时代在发展,新闻也在变革。你们要坚守报人初心,始终脚踏实地写出百姓爱看的接地气稿件。”王乃驷再三勉励,新一代的扬报人要有吃苦耐劳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苦练基本功,讴歌新时代。
今昔对比之间,我们三人在古运河畔留下了珍贵合影,三代扬报人的笑脸永远定格。
2010年12月10日《三湾湿地全球征集保护方案》。
做一个奔跑的记者
■陈源浩
一张党报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15日,我们重走了古运河、江淮生态大走廊、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等地,重温老一辈报人当年采访的足迹。
一个个古今对比,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扬州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更让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记者,对扬州这座古城始终充满感情,永远奔跑在路上。
我脑中不禁回想起今年初,在江都大桥夹江、三江营沿岸采访时,跟随专家看到江豚母子戏水兴奋的画面。
作为长江生态环境的“阴雨表”,江豚的高频出现是生态环境的最亮“成绩单”。2019年10月25日,首届“长江江豚保护日”启动,刚踏入采访一线的我在机缘巧合中了解到这个可爱的动物,并对生态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的两年间,我不断在采访中生态环境的好故事。
我在三江营长江沿岸亲眼见到江豚跳跃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撰写了题为《放大“沿江生态”优势,蹚出大桥古镇绿色发展路》的新闻报道,在《扬州日报》头版刊发。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代接着一代的任务,作为“95后”党报记者,我将跟紧老一辈报人的脚步,迈开步、动起笔,做一个奔跑的记者,肩负起新时代记者的责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