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凡人传】丁昕:缠线整姿融意境于方寸

跟随父亲学习技艺

“凡人”小传

盆景世家第四代传承人,扬州素昕盆景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首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凡人”自述

入行多年,由曾经的抱怨到现在的以此为己任,由不讨厌、不喜欢到现在的痴迷,感谢父亲让自己可以“择一事,终一生”。

“春华秋实十八载,独木成林几代朝”,这是2020年丁昕在首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中为自己的作品取的名字,正是凭借这部作品和较高的理论成绩,她一举夺魁,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行业内仅有2人获此殊荣。谈起竞赛时的心情,丁昕至今记忆犹新,她说那是让她最紧张、最兴奋,也是最骄傲的一次竞赛。

竞赛先由各省进行海选,海选出的代表参加全国的比赛,比赛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实操中她拿到的素材并不理想,经过巧妙构思,她将其中一根粗枝压弯,营造出高低错落有致,独木成林的意境。作品中那曲折缓急的水面、连绵起伏的地形、若隐若现的点石,给人无尽遐想,从一棵小树到独木成林需要几朝几代,从一个门外汉到盆景师需要经历多少春夏秋冬,人生和树木的成长在意境中合而为一。4个小时高强度的实操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这次比赛让她感觉到未来对盆景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理论,有手艺,还要能说、会写、会画、有创意。

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勉为其难拜父学艺

丁昕的外曾祖父曾是荣毅仁府邸的花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嫩苗扦插技术第一人。他加工的一盆小叶黄杨《梦回蓬莱》,作为传家宝已历经140多年,现在被丁昕请进盆景博物馆,成为“镇园之宝”;丁昕的奶奶是曹王盆景“一把刀”,嫁接小苗成活率95%以上;父亲是扬派盆景第六代传承人。

出生于盆景世家的丁昕,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父亲每天带着一帮徒弟,在室外的大水泥平台上对着小树苗绑来绑去,那时候觉着这些小树苗好可怜,不是被剪就是被绑,他当时压根没想把这些和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一起。

初中毕业时的丁昕,认为不上高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心想着上高中,圆自己的大学梦。可父亲不这么想,他想让女儿读大专,早点回来跟着自己学手艺。在家说一不二的父亲替她填报了扬州环境与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丁昕哭过、闹过、反抗过,可一向乖巧的她有叛逆的心,却没有叛逆的胆,她更怕让妈妈夹在其中左右为难,最终只能委屈自己顺从了父亲的想法。

在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实习期间,她的悟性和不怕吃苦的劲头深得老师的喜欢,老师希望她毕业后留在省城发展。可父亲担心她见的世面越大心越野,到时不肯回来,坚决不同意,硬是让她一毕业就回到自家的园子,跟着自己学习盆景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凤凰岛“瓷韵山庄”,丁昕见到了有“当代青花王”之称的陆履峻大师,惊叹于大师将诗、书、画、印入瓷,画前人所未画,制作出的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的瓷艺作品。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丁昕为之震撼,想拜陆履峻为师。陆大师在看了她的绘画作品后,也认为她在画画上颇有天赋和灵气,想收她为徒。但父亲不管丁昕怎么解释和承诺,坚持认为一心不能二用,坚决不同意她去学画画。

一次次机遇都与她失之交臂,她的身世决定了她从一出生就打上了“盆景”的烙印。这个家需要她来“接班”,盆景世家的技艺需要她去传承发扬。

比赛现场

含辛茹苦厚积薄发

丁昕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可学盆景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对于女孩,又多了一份艰辛。

刚开始,她和师兄们一起住在园子里,不管春夏秋冬,父亲都规定她必须6点前起床。夏天,她每天早上要花两个多小时对园子里所有的盆景一一鉴别含水量,为有需要的盆景浇水。制作盆景都是室外作业,身上的皮肤被晒得发红、掉皮、变黑,朋友看到黑乎乎的她,开玩笑说“你可以到非洲代言美白广告。”冬天,有时手都冻得发麻,使不上劲,满手全是冻疮,加上经年累月被树枝划破的伤口,让人看了心疼。可父亲却说“我是把你当男孩养的,不要这么娇滴滴的。”

那时的她,心中对父亲满是怨言,学了点皮毛就开始心浮气躁,她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常常盯着一盆盆景一发呆就是大半天。20岁生日的那个晚上,微醺后,兴奋的父亲和她聊了整整一夜,从对盆景的认识到盆景技艺的传承,从对她的爱、严厉到愧疚,从人生的意义到家庭使命的接续……那一夜丁昕仿佛瞬间长大,她从内心理解原谅了父亲,明晰了自己在家庭中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从那之后,她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盆景的学习和制作。线条是盆景的灵魂,她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天空的云彩、老树的根系、河里的水波……别人抽烟和敬香时那烟雾缭绕中的若有若无感,都成了她师法自然的诀窍。她流连在各种规模的盆景展览中,分析各地盆景制作的特色,细心揣摩那些参展作品的手法,感悟作品的意境,努力读懂制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她舍弃了逛街、购物、美食等一切女孩的爱好和休闲娱乐活动,在园子里对着一盆盆景一弄就是大半天,还经常忘记吃饭。她用心体会着父亲所说的“当你能感受到与植物对话,就是真的打开这扇大门了。”

对这一切变化,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为了测试她的水平,给了她一株素材,要求以父亲的名字“春桥”命名,并独立完成。父亲说终有一天他会老去,希望这个作品能成为她的念想,一直陪伴着她。做到三分之一时,有一根枝条不知该剪还是留?父亲跟她说做不下去的时候,你就先放下来,等有了想法再做。一个多星期里,她脑海里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可又一个个被否定,一天夜里躺在床上的她突然想到植物的繁殖里有“压条法”,何不把那一根枝条压下去,做成一座桥,直立的部分代表父辈,压弯的枝条就像自己这一辈,尾部留一部分繁茂的小枝条代表子孙后代,家庭的延续不就是通过“桥”来完成的?“春桥”的意境也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灵感来了,她不顾深冬的寒气,爬起来冲到工作室,一干就是6个多小时。丈夫半夜醒来不见她人影,找到工作室劝她先回去睡觉,第二天再弄。可处于兴奋中的她根本停不下来,什么该剪什么该留,空间架构布局,那一夜她做得特别流畅特别连贯,好像都不需要思考,天地间只有她和盆景,她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和植物对话的舒畅、轻松和愉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昕在学习扬派盆景的基础上,又融合海派、苏派、岭南派、川派技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业界崭露头角,成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比赛中名列前茅。在全国首届女盆景师作品展中,她成为唯一包揽金、银、铜奖的女盆景师,受邀担任现场制作嘉宾。2020年第一届全国盆景技能竞赛中,她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那一天父亲欣慰地说,终于可以放心将传承的担子交给她了。

给中学生讲解丛林盆景造型特点

一脉匠心传承创新

接过盆景世家传承的担子,丁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父亲的园子进行升级改造。她开玩笑说,以前的园子只能说是苗圃,缺少文化和传承的元素,她新增了盆景博物馆、教学互动区、大师工作室、电商直播间、精品展示园等,打造了一个白墙黛瓦、曲水亭阁,有建筑有盆景,有文化有内涵,功能清晰、古色古香的精致盆景园,实现了文化与产业、乡村旅游与非遗体验、制作与销售、传承与发展的有机融合。

在她的工作室,她将所学专业技能与盆景研发相结合,与扬州大学合作的《扬州盆景出口专用基质研究及出口盆景开发》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成为扬州市级“兴农富民工程”重点项目,获江都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与省中科院老师共同编写出版发行了《图解盆景制作与养护》和《精巧盆景动动手》。制订的《小叶黄杨盆景的制作规范技术规程》成为扬州市地方标准,不仅完善了标准化技术体系,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当选江都区政协委员后,她的每一篇提案都是关于盆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她提出的《让非遗文化进校园》得到政府支持,盆景教学已纳入江都区中小学实践课程,她也受聘于江都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开展盆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她还先后走进扬工院、职教集团等大专院校和幼儿园开展盆景知识的宣传,联合妇联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互联网直播分享盆景制作技艺……通过线上宣传推广,线下培训实操,让盆景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吸引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关注、学习盆景技艺,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入行多年,她由曾经的抱怨到现在的以此为己任,由不讨厌、不喜欢到现在的痴迷,她理解了父亲曾经的严厉和蛮不讲理,感谢父亲让她可以“择一事,终一生”。她希望自己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在传承中做好创新,将“诗、书、画、技”巧妙的融合进盆景这一方寸之间,让盆景成为有画境、有意境、有灵魂、有生命的艺术品。  通讯员 陈静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