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洁。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把“象牙塔”里研发的技术推向“泥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科技小院”一时成为热词。
在江苏,共有27个“科技小院”的建设得到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单位的支持。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就在高邮卸甲镇金港村设立了奶牛“科技小院”,这个学期,该院研一学生周晓洁作为组长带领四名本科生扎根奶牛“科技小院”,以一个牛舍、几座牛棚、几间小平房开启“三点一线”的生活,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周晓洁饲养奶牛。
实验室搬进农场里
她的研究对象是83头奶牛
每天九点半,饲喂不同剂量添加剂;每周采奶一次,并记录产奶量;每两周记一次采食量,并做好饲料准备……在研一学生周晓洁的计划表上,清晰地记着各项任务。
“科技小院”的院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扬大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赵国琦介绍,这座占地5000平方米左右的“科技小院”是学生们的“实验室”。“目前小院拥有乳牛百余头,到今年年底将达到两百头左右。小院隔壁就是扬大实验农牧场,研究生在这里方便做实验,把生产实践的课程都补上了。”
“来这里最主要的就是不能怕脏、怕累,比如你在采集尿液的时候要不停地刺激奶牛的相应部位,才能采集到具有随机性的样品。”在科技小院的牛棚里,周晓洁耐心地指导来此参加生产实习的本科生采集奶牛的尿液。
周晓洁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母牛和小牛的饲养管理、牛舍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保持空气畅通、杜绝牛采食有污染风险的饲料,以及每周一次的采奶化验、每月一次的采血化验,观察并记录每头牛的采食情况和产奶量波动情况成为他们实践的常态。
通过在农场上的实践,周晓洁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我的研究对象就是83头奶牛,这就要求自己多学、多做,一点容不得疏忽。” 周晓洁说道。在实践中做试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测量奶牛采食量,如果一头牛去抢另一头牛的食物该怎么办?书本上不会说具体该怎么操作。再比如采血时,奶牛应激不配合,教科书上学的是奶牛侧踢,其实并不完全是,有些牛不但会侧踢,还会前后踢甚至环绕踢。面对这些琐碎的问题,周晓洁和小组成员一起,常常与牧场农户在饭桌上进行“切磋”研究。
周晓洁(左)在牛棚里忙碌。乔云 摄
看着可爱的牛群
她感叹找到了热爱的专业
初到小院的周晓洁也曾有过不适应,“刚进入牛场的时候,气味重,有些不习惯,尤其2月份刚来的时候特别冷,房间里没有暖气,风也特别大。”周晓洁坦言,小院的生活环境确实比不上实验室,第一次见到路边的蜈蚣和蛇,作为女生的她也曾被吓到不敢出门,“但这也是一种成长,第一次带队来一个牛舍里面学习试验,就要学会‘自找苦吃’,只有面对困难才能够解决困难。”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凌晨3点多,外面下着大雨,牛舍里的母牛即将生产,经过40分钟的工作,那头难产的母牛终于顺利产下牛犊。”周晓洁告诉记者。
在工作之余,周晓洁会骑上电动车在小院周边转一转,“目睹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看着可爱的牛群,也会感叹真的选择了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她说,“这群可爱的奶牛,不时朝你伸舌头索要食物,冲你摇摇尾巴,摇摇头,有时不禁伸手去摸两下,瞬间感觉很幸福。”
扎根田间地头
她和村民处成“家人”
“在与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周晓洁说,“在这里,同学们平时会一起交流实践内容,也会共同研究某个专业知识点,探讨如何根据牛场的实际条件,结合各自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做好每一份工作。”
“科技小院”不仅是理论的实践场,也是农技的服务台,在实践中,“科技小院”也让周边农民成为懂技术的“土秀才”。“去年动物疫病的高发季,我们家的牛接连病了好几头。”当地一位养殖大户回忆,正当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院”里的专家来给病牛看诊,很快开出天然药方——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用微生物移植的方式改善了病牛的状况。不久前,隔壁村养的母牛难产,也第一时间来“科技小院”寻求帮助,大学生们立即带着医药箱骑车赶过去,经过一番专业操作,母牛顺利产犊。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周晓洁说,在“科技小院”的影响下,现在,小院周边的很多农民谈起农业技术也头头是道。
除了专业技术,小院的学生也在生活中和村民“打成一片”,“五月是收油菜籽的季节,我们有个牛场外面是漫无边际的油菜,实验之余我们也会帮小院周边的农户收割油菜,一来二去也像‘家人’一样了。”周晓洁介绍。
在这样的氛围中,“科技小院”的学生和村民们也熟络起来,“每当我们生活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会热心地给我们指点,帮助解决。”周晓洁说,“小院的郭大叔每天凌晨5点骑车去附近的小镇给我们买早点,真的很感动,谢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记者 乔云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