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勇于挑战“洋标准” 师傅夸他“眼里有活儿”

平凡不是借口,突破需要勇气。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员工张勇,和他的名字一样,30多年来坚守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精益求精,勇于超越,从学徒工成为总装车间“精益生产”负责人、劳动生产率提升战略项目负责人,在节能生产等领域,挑战德国生产标准,奋力书写着创新创优创效的答卷。2011年,他被评为扬州市劳动模范。

“眼里有活儿”  勇于挑战“洋标准”

在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总装车间自动化生产装配线上,每隔54秒,就有一辆汽车完成装配,从眼前滑走。

装配需要的各种零件、辅料、工具,打包装入一个小车篓之中,与装配车辆同步运行。“这个小车篓,召之即来,挥之即走。”张勇介绍说。

公司2016年组建“精益智造创新工作室”,无动力随行小车,是张勇领衔创新工作室的首件“代表作”。过去,员工需要来回推移工具箱,既费时间、又耗气力。

减少岗位负荷,优化人机协同,这是张勇的本分工作,更是他多年的执著追求。

30年前,张勇高中毕业,分配到仪征汽车厂,当学徒工期间,师傅就夸他“眼里有活儿”。当年仪征“黎明汽车”生产最火的时候,张勇白天参加车间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夜晚自学,相继攻读大专和本科文凭,成了业务骨干。

在上汽大众,整车装配好,“下线先洗澡”是个传统流程,以去除车身上的灰尘,张勇第一个站出来质疑。目前,汽车总装车间环境清洁、外表油漆防护措施很好,而且交付周期大为缩短,雨淋和高压喷淋环节显得多余。经过大量的实验与客户调查,德方认同和接受了中方标准,并将这一“中国方案”在全公司推广。

“好了还求好”  勇于改善“无止境”

在总装车间,有个集装箱式的小隔间,是张勇倡设的“总装改善工坊”。同事赞许他“总能找准事、谋对事、干成事”。

进入工坊,一个橙色的四爪吸盘从3D打印机中火热出“炉”。打印机旁,是张勇团队尝试打印的各种异形零件。3D打印机快捷、方便,能快速将想法落地。这个3D打印机,不仅成为张勇团队的“好队友”,在节能降耗上,也频频立功。

过去安装风窗玻璃,需要进口黑胶带固定玻璃。张勇新研发四爪吸盘,再也不需要黑胶带。张勇团队还对吸盘加以改进,在四个塑胶圈边缘各设计一个半圆形小拉手,便于拆卸的同时,还保护了吸盘。

刚刚装配完成的汽车需要接受专家“体检”,各汽车部件均有指定返工区,如果不凑巧,一辆车需返工多次,耗时费力。张勇不断提出改善建议,尽可能让众多“体检”项目在同一区域完成检修,减少返工次数,大大缩短了汽车生产检验周期。随着“总装改善工坊”区域优化项目的推行,为企业年节约人工成本400多万元、备件和能源费约58万元。

“工作即修行”  勇于突破“平凡我”

近年来,张勇承担起了技术的传帮带工作,他将半生钻研所得一一总结,精编教材27份,对年轻人倾囊相授。在他的带动下,精益智造创新工作室攻坚17个车间重点难点任务,累计培养高级工211名、技师32名。

汽车装配多数工作是重复甚至枯燥的。“工厂即道场,工作即修行”,张勇常常鼓励工友潜心修行,在平凡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就能获得快乐。

近年来,张勇带领团队相继获得“IE全国工业工程应用大赛”第一名、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奖、集团优秀案例、上汽大众创新成果金奖等;他所负责的工作室获评扬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汽大众最佳改善工坊等称号。

通讯员 焦葵葵

实习生 颜婧 记者 胡俭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