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乔云 摄
“老文科楼已经翻新了,楼前面的水杉都长这么粗了啊!”
“40年了,你还是像当年一样的健谈!”
“老师,您好!您还记得我吗?”
近日,在扬州大学文学院中敏报告厅,一群两鬓斑白的老同学在这里激情相聚,拉着老师的手亲切寒暄。
毕业40周年之际,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扬州大学文学院前身)1979级三十多位年逾花甲的同学从五湖四海赶来,奔赴一场青春之约,共话师生之情。
师生深情回忆往事
阔别四十载,同窗再聚首。桃李归来,还是彼此记忆中的模样。再次重回校园,三十多位年逾花甲的扬大毕业生再走梧桐大道,重回半塘池畔,望着校园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一草一木,内心万分感慨。
见面会开始,师生共话当年,坐拥温暖。
张泽民老师、李坦老师眼里满是深情:“看到大家也都是花甲之人了,我们怎么能不老啊!你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看望我们,这是我们的幸福啊!”“再看到阔别多年的同学们,有种桃李满堂的美满。”
“老师不老!学生也不敢老!”“当年老师们的教导还历历在目,再看到老师,感觉自己还是那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同学们说。
老师们和同学们一道回忆40年前相处的点点滴滴,往事如昨,岁月不居。“今天再见到同学们,大部分还能够一眼认得出,那是不一般的情缘,格外的亲切。”老师们说。
“是啊!回到母校,回到老师身边,我们就像游子回到了家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还要回来,祝愿老师们幸福安康,等着我们再度相逢。”
当年的辅导员刘从富老师深情回顾了曾经与同学们同吃同住、与同学们共同成长的难忘岁月,畅谈了40年来与同学们保持联系的快乐,共享大家工作中的收获、生活中的乐趣。
祝福母校未来美好
李昌集1978年毕业,留校做了班主任,只比同学高一届。“还记得当年和昌集老师经常一起约球,经常一打就是一下午,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同学们说。
刘从富老师回忆:“当年刚工作时我的年龄跟大家差不多,留校任教能够和大家相遇感到很幸运,40年后欢聚一堂更幸运!你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最积极向上的弄潮儿。”
高桂喜向学院捐赠书籍,鼓励学子多阅读、勤学习,赓续文脉。
王光文精心制作了一枚精巧的彩色纪念徽章,以原扬师院南大门为背景,凸显了师范学院厚重的文化底蕴,唤起当年美好的校园记忆。山高水长,岁月如歌,一枚小小的徽章,凝聚着40年的同学情谊。
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美好祝福,感恩母校、老师们的教育与培养。“青春不在,激情依旧。我们将永远心系母校,为母校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绵薄之力。” 通讯员 唐可人 张玉 记者 乔云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