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边的冶春,古色古香,精致典雅。每天清晨,叫醒冶春的,是西侧的小戏台。
二胡一拉,板鼓一敲,行腔优美的扬剧唱腔,就飘扬在护城河上了,这仿佛是早茶文化的序幕,大幕一动,热气腾腾的包子出笼了,清香淡雅的茶香被冲泡出来了,一场丰富美味的早茶正式开始了。
人多难免会要等位,那也无妨,就围在小戏台旁边看戏。《珍珠塔》《单下山》,有全本的戏,也有折子戏。多半是以扬剧为主。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品尝世界美食之都的美食,欣赏东亚文化之都的戏剧,这份享受就有了双重的喜悦。对于本地市民来说,这份优雅也和骨子里的城市气质完美契合。
仔细看,这些浓墨重彩的演员,都不年轻了。他们的服饰和妆容,和戏剧舞台的专业演员相比,也略显简单。但是,从一举手一投足,从所唱的一个字一句话中,大家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和投入。
不辞辛苦,不计酬劳,这帮演员的演出,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葛明
“凡人”小传
明韵文化艺术传媒工作室负责人
“凡人”自述
扬州人,就是要唱扬剧!
小戏台已有10年了
感谢这位“领导”
“我在这里实现了一生的梦想。”69岁的张万生笑道。他出身于扬剧世家,祖父、父亲、妹妹都是唱扬剧的,三代相承,唯独他一直在计量所工作,没有正式登台唱戏的机会。如今退休了,基因中的扬剧元素开始影响着他,让他尝试着唱戏,这一唱就不可收了,现在他每周都来三次,唱的小生角色,很受大家欢迎。
“我从2014年开始就在这里唱戏了。”80岁的唐桂珍,刚刚唱完一段《单下山》,卸完妆容,精神抖擞,“早上来这里唱上一段,一天的精神都很好。”
唐桂珍以前是江都扬剧团的演员,退休之后,还是不能放下扬剧。从2014年开始,她就和一帮同好们,每天清晨聚在这里唱扬剧。当时在护城河御马头这里,不仅有她们,还有唱京剧的和唱越剧的,四下零散,也不齐整。
这几年来,这里有了一座小戏台,冶春出面将他们唱戏的都组织了起来。有了固定的戏台,还能彩妆唱戏,每天都围着那么多观众,仪式感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唱戏也更有劲头了。
“我们都特别感谢领导,把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很照顾我们这些岁数大的。”唐桂珍说道。
唐桂珍口中的这位领导,叫葛明,也是小戏台演出队伍的组织者。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唱,他七点前就要到了。在小戏台后面,有一间很小的办公室,他就坐在里面。等到十点,演出结束了,他还要到处看一看,灯有没有关,电有没有断,有没有遗漏的物件。
如今在小戏台上唱戏的,演员加上乐队,共有60多人。有些是从专业剧团退休的,有些是热爱戏剧的票友。葛明就把他们进行分组,扬剧一队、扬剧二队、越剧队……保证每支队伍每周都能登台两三次。
演员们都是岁数偏大的,最大的一位乐队成员已经86岁了。他们的身体状况是葛明最担心的。一旦天气状况不好,下雪下雨,他都要提前打电话给演员们,嘱咐他们在家休息,不要出门。
小戏台演出
扬州艺校首届学生
经历扬剧繁盛时代
葛明是听着扬剧长大的,他的父亲是扬州市扬剧团乐队中的板鼓,板鼓虽小,在乐队中却起着指挥的作用。每一次的鼓点,都在引领着节奏的变化、旋律的转折。
清晰明朗的鼓点,伴随着葛明的一路成长,也让他对扬剧艺术产生了亲近感。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学板鼓了。闲下来时,他还跟着扬剧演员练身段,练毯子功,开始是好玩,后来也很感兴趣,扬剧的所有,乐队的乐器,演员的行当,他都充满了好奇。
顺理成章,1981年扬州首届艺训班,也就是扬州艺校招生时,葛明成为了第一批学生,学的是乐队。他的父亲也被邀请成为板鼓老师,父子又成了师生,不过教学场所,从家庭变为了学校。
学艺是很辛苦的,每天练习都在6小时以上。教学经常是封闭式的,一人一个房间,很孤独,陪伴自己的就是或急或缓的鼓点声。
这个时候,葛明对于扬剧音乐,开始有自己的理解了。扬剧是一种地方剧种,有着鲜明的特色。京剧音乐大气,适合表演磅礴的家国大戏;越剧音乐婉约,适合表演花前月下的爱情佳戏;而扬剧的音乐,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适合演出日常百姓的生活戏。
1984年,葛明进入了扬州市扬剧团,成为了一名打击乐的乐手。除了板鼓,还有其他锣鼓,他也能轻松驾驭。
恰恰好,葛明遇上了戏剧艺术的黄金时代。扬剧团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红火。特别是李开敏、汪琴这样的名家领衔,那真正是一票难求。无论是到农村,还是到上海,那前来买票的戏迷都是排成长龙。葛明清晰记得,有次他帮家里亲戚买了6张票,票价也就1元钱左右,后来家里亲戚不来了,票也不能浪费啊,他就拿到门口去卖,当即就有人出了60元钱,买走了6张票。当时的月工资也就47.5元,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
对于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从事扬剧团的乐队工作,那真是“名利双收”的一份工作。葛明非常满足,也十分快乐。
始终关注扬剧事业
选择下海转行司仪
后来,随着各种新型的娱乐方式兴起,传统戏剧行业遭到巨大冲击。进入上世纪90年代,扬剧市场萎缩,电影、KTV等迅速占据了市民的休闲时光。
演出越来越少了,年轻的葛明想自己谋一条出路。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艰难的,毕竟这是自己从小就接触的一种艺术,父母还在坚持,自己要擅自离开,总有些难以割舍。
年轻人总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葛明咬咬牙,最终还是选择了下海经商。他很聪明,选择了刚刚兴起的司仪行业,家庭结婚、商业开门,都需要好的司仪团队。葛明自己就擅长于各种乐器,也认识很多演员,所以进入这个行业,他是如鱼得水。最红火的时候,当时市中心的三元路,各家商场开门营业时,都会请葛明的团队。“热闹得如同轰炸机一样”,他说。
下海之后,挣到的钱,要比在剧团里多很多。物质上富裕了,葛明心里还有一份牵挂,那就是扬剧,他太希望扬剧能够早日走出低谷,迎来复兴。
进入新世纪以来,百年扬剧重焕青春。新的扬剧剧目在全国斩获大奖,新的扬剧演员走进中国戏曲学院,百年扬剧有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每当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葛明都感到由衷的开心。
小戏台演出
演出不断推陈出新
重新组织扬剧演员
葛明的母亲刘志英,是扬州市扬剧团的扬剧演员,唱功精湛,桃李天下。退休后,70多岁的她每周都会挤出三个早晨的时间,前往御马头冶春广场献艺。她最擅长的,就是反串《僧尼下山》中的小和尚。因为她是专业演员,所以本身就有很多粉丝,在那帮演员当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所以,一直以来,在那里演出的牵头人,都是刘志英。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志英精力减退,慢慢也就退出广场舞台了。葛明的司仪生意也做得很好,不用自己多操心了。最重要的,是他从未放下的扬剧情结,他就自告奋勇,接替下母亲的这份担当和责任。
在广场上演出的演员们,很多是退休的老干部,素质都很高。对于刚来的这位“领导”,大家都很配合他的工作。葛明也全身心为演员们服务,从演出到生活,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如今,冶春广场上的小戏台演出,已经越来越红火了。来冶春的很多都是外地游客,这里就成了展示扬州本土文化的一扇窗口。此外,还有很多市民成为了固定戏迷,每天都会过来看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葛明并不满足,他积极开动脑筋。比如外地游客听不懂扬州话怎么办?他就安排了字幕,这样一来,外地游客也能听得明明白白。演员的岁数普遍偏大怎么办?他就邀请一些民营剧团的名角前来助阵,比如小生名角游庆芳,偶尔来表演一下,都能引起小小的轰动。扬剧演出形式单一怎么办?他就在演出中加入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的表演,丰富表演的形式。在周末,还加入划旱船、大头娃娃等民俗表演,让演出越来越吸引人。
外面的演出很热闹,葛明总喜欢坐在自己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内,听着窗外的热闹,心里想,这辈子为了扬剧,值了。
对话
期待扬剧的辉煌
记者:您如此热衷于扬剧,从乐队成员到现在组织大家推广扬剧,动力来源于哪里?
葛明:我出身于扬剧世家,受父母的影响很大。进入这一行之后,你会发现扬剧太好了,这种好不是说扬剧比其他剧种出色在哪,而是因为扬剧就是扬州的,每一句唱词,每一声唱腔,都是属于扬州的,扬州人怎能不爱呢?
记者:您如何看目前的扬剧?
葛明:我觉得欣欣向荣,你看专业剧团里有李政成这样的领军人物,这是在全国戏剧界都有名的。前两天我还看到游佳琦、徐梦雪两位青年演员在全国青年戏曲比赛中摘金夺银,真的,我着实高兴啊。还有就是这个小戏台,你看这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大众的平台,每天来看戏的,总有几百人。从专业到群众,都是很好的状态。当然,我更期待扬剧有更大的辉煌。
记者 王鑫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