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聚焦重点再发力 全力跑好“下半场”

7月30日,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举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进行再深化再聚焦,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会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本报记者采访各功能区主要负责同志,聆听各地抓落实、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

——市委常委、副市长、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潘学元

今年以来,扬州经开区围绕市委“发力奋进年”,真抓实干、拼搏奋进,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下半年,经开区将紧跟市委决策部署,跑好“下半场”、奋战全年红,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

一是提增主导产业“含金量”。做强园区经济总量,抓好存量企业、增量企业、列统企业跟踪服务,确保实现全年工业开票130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250亿元的目标;壮大全产业链规模,今年力争新能源(含基础能源)产业达600亿元规模,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达200亿元规模,新光电、高档轻工、高端智能制造均达100亿元规模;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围绕“4+3+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支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主辅分离”。

二是掀起招商引资“新攻势”。校准招引方向,将项目招引重心向新光电、汽车零部件、大健康等产业倾斜,持续加大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力度,前瞻布局氢能、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招商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构建“管委会+产业园区+公司+中介”招商体系,打造“通政策、懂产业、会谈判、善服务”的高素质招商队伍,建立重点项目“领导挂包、专班推进、专员跟进”工作机制;提升招商成效,加大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力度,放大与上海闵行区、临港新区合作共建效应,办好苏州、上海、深圳等地区专题招商活动,确保全年招引先进制造业项目不少于50个,实际利用外资不少于4.1亿美元。

三是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加快项目建设节奏,统筹做好土地、水电气路、污水处理、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年度既定重点城建和环境提升项目9月底全部开工,助推天合一期、阿特斯二期、棒杰二期等重大项目尽早启动;发力低效用地处置,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综合用好行政、司法、仲裁等手段,规范执行“创新企业征迁机制”8条意见,确保全年完成不少于3000亩处置任务;强化金融活水支撑,用好用足制造业、外贸、人才、住房、金融等各领域现有财政扶持政策,为实体经济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四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梯次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新政10条”2.0升级版,迭代更新人才政策,制定创新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做大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科创板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标杆的创新梯队;建强载体平台建设,提高智谷科技综合体、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氢能研究院、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载体平台建设运营水平,前瞻布局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业态,探索布局创新飞地,在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高端材料等方面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试点打造“零碳园区”,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

五是勇闯改革任务“深水区”。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完善园区组织管理体系,夯实“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根基,围绕市场化、资本化、实体化方向,支持区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片区开发步伐,借鉴朴席片区产城融合项目经验,按照既定城市规划方案,年内全面启动施桥、八里两个片区连片开发项目,明确各镇街在全市总体目标定位,上下联动、全面争先;助推“区港联动”发展,加快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更好融入长三角港口群,提升“扬货扬出”实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力争扬州综保区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排名“双进位”。       记者 荣斌 整理

努力打造更高质量 更高水平的美丽景区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 沈伯宏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景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景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深入践行发展为要、招商为本、项目为王、服务为魂、税源为基、责任为重的“六为”工作理念,努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景区。

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培育壮大旅游休闲、科创、文创、大金融、大健康“五大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物流经济“五大经济”,积极推进瘦西湖路创新带、长春路消费带、古运河旅游带建设,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态提升。强化大招商、招大商,集中精力主攻重点产业、头部企业、大院大所,力争在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重特大产业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聚焦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全程跟进客商需求、问题协调、要素供给,确保21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压茬推进。

坚定不移抓改革谋创新。围绕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制定出台扶持企业上市、鼓励科技创新等“一揽子”政策,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注入信心。着力提升瘦西湖数智城、北大科技园、基金集聚区等平台的承载力,积极推进深圳、北京“创新飞地”建设,加快构建以园区平台为载体、以孵化转化为核心、以投资基金为杠杆的创新“生态圈”。

持之以恒塑品牌强特色。精耕细作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推动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年内开工建设,有序实施北护城河沿线资产划转和适旅化改造,启动唐子城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修编,继续推进运河三湾创建国家5A级景区、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抢抓暑期、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策划推出一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丰富夜游、夜市、夜演“夜经济”三部曲。

千方百计提品质惠民生。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征地拆迁攻坚力度,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双提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PM2.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等重点指标,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景区发展“含金量”。全方位推进6大类39项民生幸福工程,梅岭小学运河校区、明月运河幼儿园秋学期投用,梅岭、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建成。

一着不让防风险保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守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底板底线,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隐患,努力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景区。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和“数字社区”建设,推广“党格+网格+警格”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和谐善治“景区样板”。

记者 李仁辂 整理

发力奋进争上游 强体美颜建中心

——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书记 李桂山

生态科技新城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扣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新城提出的“强体美颜”总要求,抓好当下、干好每一天,不折不扣完成市委提出的奋进目标。

实施产业强体行动。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举,进一步提升产业科创水平,围绕强链补链延链,以产业升级、产业更新带动实现产业振兴,做强发展支撑。我们将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双都”产业数字赋能,放大百亿规模云顶项目引领作用,提速推进联东U谷、三峰转型升级、“小变大”示范园等标志性项目,筹办国际创新设计大赛和中东酒店用品展销会,联合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扬大化工学院共建双都产业研究院,争创第三都——“中国口腔护理用品之都”;延伸产业链条,布局颜值经济、消费医疗,向医美健康等高端赛道攀升,打响“中国美业港”品牌。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密切对接中航研究生院、沈飞601所、沈阳中关村科技园等,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国家电网合力推进智能配电超级工厂、新能源储能并网测试等4个上市培育项目。加大招引力度,确保国网智慧能源产业化基地一期“开园即满园”,同时筹建基地二期,启动“零碳园区”新实践;紧盯爱加健康、北邮通信、瑞盈 科技等重点项目,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研究探索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努力开辟科创“新赛道”。

实施城乡美颜行动。新城不仅要建设扬州人心目中的“新城市中心”,更要打造承载大家乡愁记忆的“都市心潮田园”。我们将以“站产城”一体开发为抓手,充分发挥高铁枢纽交通优势,聚焦“枢纽+服务、枢纽+产业、枢纽+空间”,布局一批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总部结算中心和“离岸孵化器”,集聚一批央企、国企总部机构和创新人才,建设一批城市消费综合体、高星级酒店及优质教育医疗等高端品质配套,推动新城市中心建设快出形象、快聚人气。以打造国民水上运动休闲中心为抓手,打好“联动牌、特色牌、融合牌”,与头部文旅企业合作,联动开发环邵伯湖文旅资源;按照“水陆空”一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水上运动中心、品牌民宿集群、田园综合体、低空观光旅游等项目;加强与里下河农科所、扬大、南农大合作,发展智慧农业、林间经济,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按照“路路有景、四季换景”提升全域环境,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农文体旅融合示范区。

实施能力提升行动。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我们将立足“硬”的标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做到思想政治过硬、服务发展过硬;恪守“严”的基调,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紧压实各级责任,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一体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围绕“紧”的目标,以“食无味、寝难安”的紧迫感、危机感,狠抓科创、招商、征拆、安全等重点工作,争做比学赶超、扛旗夺标的“尖刀营”;聚焦“实”的导向,科学选人用人,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摒弃“居中思维”,争当“嗷嗷叫的小老虎”。   记者 露莎 整理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