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古城高邮。资料图片
记者 王鹏 王璐
昨天下午,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王力军,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副市长刘流出席分论坛并致辞。
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主题进行主旨发言,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为何开展“大运河考古”?
“大运河考古”是21世纪以来产生的新课题。它是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展,特别是在2006年开始的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型学术事业,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学术工程系列。
“大运河考古是大运河文物保护的基础性事业。”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深化大运河作为“文物”的认知作用、发现一批重要运河文物遗存,通过出土文物为深入认识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直接证据。
贺云翱认为,尽管大运河诞生之后有着诸多历史文献记载,但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才可以揭示它的物理空间、物质形态、工程技术、相关要素以及无数的创造性故事,从而呈现出大量未为人知的大运河的历史细节、蕴含其中的独特智慧和文化内涵,为大运河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及文化弘扬提供珍贵实证载体。
“大运河考古工作是大运河文创产业、文旅融合产业、数字化传播发展的基础条件。独特的考古发现可以进一步激活历史记忆和文献资料,为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品牌创造、讲好大运河故事提供真实的科学依据和创造性资源。”贺云翱说。
美美与共的大运河理想
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运用自然的遗产,每一条运河都与自己国家的命运相关联。
“大运河的开凿与利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她孕育了城乡发展,滋养了社会文明,传播了科技文化,促进了商贸交通,承载着人类互通互联的共同追求与梦想,改变了运河沿线城市的地位,影响了国家历史走向和世界格局变化。”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与保护专委会主任林留根说,同时,大运河发挥着文化交流的功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等巨大潜力。
林留根认为,千百年来,大运河的理想可以概括为“美美与共”。
“这是因为,大运河连通了南北江河,也连接了海陆内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择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造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林留根说,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快大运河考古成果的转化与利用,更加充分、生动地向世界阐释大运河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杰出普遍价值,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多学科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播
“从地理学视角来看,大运河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伟大的地理工程。”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说,大运河借助自然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系之势沟通南北,解决社会发展及自然资源不平衡问题,强化人文和社会经济交流,促进流域城市和区域发展,“体现了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是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历史与文明的象征。”
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袁林旺认为,要从原真性、完整性、科学性视角,对遗产的本体跟周边环境进行真实保护,从重点区段到全线进行全域保护,促进大运河文化可持续传承与利用。对此,他提出了地理学思路——构建“数据-模型-分析-表达”一体化数字底座,提供地理场景复原与虚拟在线、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主体信息全地理展示等能力,数字化重构大运河地理环境,预测和预见大运河未来演化,以地理学赋能智慧大运河建设。
“大运河出版工作有助于‘摸清家底’,从不同角度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岽说,通过多媒体、多层次、多角度的运河出版产品,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将得以系统、科学、生动地展现。
“文化消费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对大运河文化出版传播提出了新要求。”王岽表示,希望能多出精品出版物,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走入寻常百姓家,建设知名运河出版品牌,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进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