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线路测速_共同开创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辉煌

扬州运河三湾湿地美景。资料图片

编者按

中国大运河跨越古今、纵贯南北、联结中外,汇通长江、黄河,共同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推动了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变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运河城市的共同责任。昨天,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与会嘉宾围绕“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共议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共谋世界运河城市的合作发展。

王旭东

依托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不断深化国际交流

——文旅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

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卓越创造。中国大运河有着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参加本次论坛的各国代表,所在的城市和国家,大都有着宝贵的运河遗产和丰富的运河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国大运河和世界各国的运河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推进互联共通,运河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前沿地带;开展创新合作,着力推动全球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着重示范引领,为运河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我们要依托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重要平台,不断深化国际交流。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中国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决策部署,要充分利用大运河的资源禀赋,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助力大运河沿线文旅深入融合。同时要加强大运河遗产价值的阐释传播,推动运河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陈立

打造美美与共的世界运河文化

——外交部外事管理司司长 陈立

运河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杰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更是不同文明间交流互信的纽带。中国大运河穿越2500多年,见证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运河。中国大运河地域面积广、遗产类别多、文化价值高。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外国使节、旅行家等通过大运河对中国进行游历学习。《马可·波罗游记》中对扬州、苏州、杭州等运河城市进行了详尽描绘,让中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今天的大运河更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为世界各国加强运河保护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近年来,中国秉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对运河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中国方案。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主要宗旨,就是促进运河城市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密切运河城市间的交流融通。我们愿意继续支持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发挥平台作用,与更多世界运河城市开展对话交流,分享治理经验,携手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运河文化。

刘明

扬州为运河城市遗产保护提供了探索与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刘明

党中央、国务院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和沿线省份,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恢复持续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空间不断拓展。

江苏是孕育中国大运河的摇篮和核心遗产区域,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和联合申遗牵头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为运河城市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江苏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推进工作指引了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我提几点建议:一是要推进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保护好大运河相关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要深入开展文化价值研究和遗产价值评估,努力推出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三是要推动创新利用。继续讲好大运河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为世界运河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和桥梁。

莫因·哈克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昭示运河城市辉煌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 莫因·哈克

很高兴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这是我第一次来扬州,我为这里历史的魅力、宁静的环境和友好的人民所倾倒。我衷心感谢扬州市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也感谢他们邀请我在这庄严的场合分享我的感受。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向世人昭示着运河城市的辉煌,见证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过运河水道建立的深刻联系。人们常说,运河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在扬州,它们也如丝线一般,将充满活力的生活景象编织成一幅美丽图景。城市的历史倒映在运河的水面上,随着河水流淌而翩翩起舞,历史与现代文明在此形成了诗意的共鸣。

当我漫步在历史悠久的东关街,我似乎可以听到古人购买商品时讨价还价的声音,可以看到诗人在灯火倒影中寻找灵感的景象,可以感受到家人们聚集在河岸边讲述自己的故事。运河就像讲故事的人,使这些历史叙事得以保留,让我们与历史同行。

在巴基斯坦,我们早已熟悉运河的变革力量,也有许多城市沿河流或沿运河而建。沿着印度河,我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系统之一,其灌溉面积高达2.9亿亩。

在扬州,优秀传统与现代进步和谐并存,它的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的经验,无疑有助于论坛的讨论,并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美好、更加互联互通的未来。

马蔚华

绿色低碳发展让古运河千古畅流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 马蔚华

扬州被称为运河之都,这里把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沿线名城名镇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统一起来,打造出绿色低碳、生态平衡的扬州样本。扬州绿意昂然,生机勃勃,本次论坛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承载了运河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光荣使命。

气象学家曾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气候危机的纪元,日益失控的全球气候令人担忧,影响着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影响运河的保护。要破解气候危机对运河的威胁,实现古老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绿色低碳发展是唯一的答案,也是运河千古畅流的根本途径。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辩证统一的。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运河城市都应借鉴扬州经验,利用各种形式倡导绿色城市文明,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凝聚全员共识,形成每个人都能自觉践行绿色低碳、为古运河千古畅流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良好氛围。

贺云翱

打开运河宝库,凝聚现代化力量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召开,集聚世界智慧讨论运河文化,具有非凡的意义。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经验,运河宝库有待大家共同开启,并且使之变成现代化的力量。

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已取得众多实践成就,但实际上可能我们才刚刚揭开它的面纱。

大运河文化遗产主要指大运河水系及流域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廊道要素体系,及当代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体系,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事业的深入,还会有更多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被发现并且进入保护体系。

大运河沿线本就是一个生态空间,创造了生态经济,也创造了生活方式,更创造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宏大体系。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要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和科学决策,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深化积极融入世界的先进理念,不断推动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登上世界舞台,使大运河文化成为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事业的重要动力体系。

鲁迪·范德文

打造互联互通的“运河网络”

——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 鲁迪·范德文

运河城市在全球贸易、旅游和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充分发挥运河城市和内河航道的潜力,清晰、高效、透明的沟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著名的运河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曼谷、巴拿马,当然还有扬州,他们对运河保护和发展方面的丰富理念和举措、专业知识和智慧,造福了所有生活在运河沿线的人。

在扬州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家围绕运河保护与发展开展了有效的沟通和富有成果的合作,共同努力、交流想法、分享经验,建立了超越国界和文化的伙伴关系。今后,运河城市之间应该推行语言学习计划,增进了解,搭建数字化沟通渠道,共享实时数据。同时,要鼓励各地政府和民营板块之间的合作,带着开放的精神进一步推动运河城市之间的合作往来。

要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运河网络”,使之成为大家互相交流、进行商业及文化沟通的重要生命线,使之成为共同进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进一步让全世界人民从中获益。

爱丽克斯·玻滋达耶娃

记录运河故事,展现全景中国

——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中心编辑、记者 爱丽克斯·玻滋达耶娃

古城扬州不仅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仍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今年3月,我曾随队亲历了一次“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路程中感受到杜牧笔下的“十年一觉扬州梦”。现在我更了解到,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扬州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江河交汇之地”。

从古至今,有关大运河的故事千千万万,这些故事也随着一些外国人的记录和口口相传,让大运河在当时的国际上盛名远播。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后,我了解到,近5年来,中国外文局的记者同事们一直密切关注着大运河故的事,开展了9个语种的对外报道,总发布量超过500篇。作为外文局的一员,我深切感受到外文局记者对大运河有着特别的情怀。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章记录中国大运河故事,让世界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于美丽的扬州,以运河为主题探讨世界的绿色发展。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说着何种语言,面对当下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生态环境的迫切挑战,我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让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马西米利亚诺·马丁

开启水资源管理的跨国对话

——意大利威尼斯副市长 马西米利亚诺·马丁

威尼斯市有1602年的历史,这座城市熟知水资源管理。威尼斯的陆地地区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威尼斯及其潟湖的范围内,被定义为“缓冲区”,对水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

当今城市的显著特点是往往不太合理的扩张和随之而来的不可持续的土壤消耗,以及在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产生的负面效应。目前,威尼斯正在对由气温上升决定的新情景进行大规模评估,这将影响对距威尼斯140公里外的雪原和冰川的管理。同时,城市正在制订可持续能源和气候行动计划,实施“欧洲绿色协议”以实现新的可持续增长战略,预计到2030年,碳排放量减少55%,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中和。

威尼斯和扬州可以开启知识对话,实施以超越国界、覆盖广大地区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将知识汇集在一起,比较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从而向遵循单一环境政策的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刘光明

用“绣花功夫”推进运河古城保护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长 刘光明

大运河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做好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绣花功夫”来推进扬州运河古城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大运河更多造福人民。

扬州目前在文化运河、生态运河和旅游运河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示范。我们要持续地把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提升,与古城保护修复以及文旅融合、绿色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致富百姓、繁荣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扬州的运河古城保护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遗产点及文物点的保护和修复;第二个阶段是东关街及仁丰里、皮市街等古街的修复。现在,扬州已进入古城的整体保护阶段。

可以说,扬州的运河古城保护工作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要持续创新理念,把扬州古城和大运河建设得越来越好,让这条致富河、幸福河永远浸润人心、造福人民、泽被后世。

记者 默然 孔生 荣斌 仁辂

摄影 张卓君

责任编辑:进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