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好地方好家风】童军:一言一行传家风

童军

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无法以文字给我们立下家风家规和做人准则,但他们的言传身教给我们兄妹四人立下了最好的规矩。

父母农民出身,尤其是父亲儿时常常吃了上顿无下顿,尽管生活困窘,但骨子里对美好生活依然有着渴盼和向往。三年自然灾害时,“宁要顿顿稀,不要一顿无”,母亲保证一家人一天三顿稀粥果腹,这一做法不仅让全家度过饥荒,还罕见地积攒下了一小缸米,有六七十斤,她还幻想用此换下他人的一张海绵床呢。

除了节流,更要开源。1959年母亲生二弟,她仅休息了一个月便每天去老客车厂一带抬土方,贴补家用,回来还要带一捆草烧火用。1964年精减职工,母亲在列,她用单位的补偿金计划买了一挂板车,用于拉货,她说:荒年饿不死勤劳人。在等拿钱买车的那段日子,她也一刻不闲地购得玉米,煮熟后拿到桥上卖。后来经济好转,母亲又被召回厂里工作。

一次,母亲在单位上班扭伤了左脚,造成脚踝粉碎性骨折,医生一再关照要休息几个月,而她愣是一天未休。那些日子,母亲每天天不亮扶着墙往厂里赶,晚上很晚才回来。为此,车间主任还大大表扬了一回。

常言道:要看家中妻,先看丈夫衣。母亲不仅会持家过口子,还擅长缝补浆洗,把六口之家拾掇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即使打个补丁也都该方则方,能圆则圆,让人看着舒服。至于衣服的大改小,旧翻新更是拿手活儿。

小时候,穷人多,要饭的也多,每遇这样的情况,母亲哪怕自己不吃也要盛些给他们,挂在嘴边的是:人家饿得可怜。

父母的治家良风如影随形地跟了我们一辈子。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