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注册_守护!在三江营烈士纪念馆64岁老兵为67位烈士守陵

张明海在清洁碑身。

散处乡间的烈士墓碑部分字体不清有待修缮。

江风寒烈,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64岁的石刻家张明海每日冒着刺骨寒风清扫陵园、清洗碑刻,为一批批学习瞻仰者义务讲解。江都大桥镇还有11位散落乡村长眠的烈士,张明海称,他将利用春节前后空闲时间,为这些烈士们修缮碑文。每一位烈士的墓碑,都是一座丰碑。

值守   他住在馆中守候三江营烈士

寒冬腊月,江风阵阵,住在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张明海,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馆内清扫一遍,每一位烈士的名字都要擦拭一遍。

“纪念碑和刻有烈士名字的石碑,都要擦拭一遍。”张明海说,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去年至今先后为8位烈士寻到亲人,前来瞻仰学习的群众和团体也多了起来,馆中需要有人值守。

张明海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伍,本地人,对长眠在三江营的烈士们一直心存敬仰,当得知纪念馆需要人值守后,他很乐意地接下了这个任务,成为一位守陵人。

“碑刻时间一久,会部分脱落失色。”张明海表示,成为守陵人后,他每天清晨将三江营烈士纪念碑和馆内清洁一遍,检查每一个字,有的需要重新加深,就再刷一遍金漆固色。

张明海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全部手工一点一点小心地修刻,经过修刻的烈士名字闪闪生辉。

讲解   他每天接待多批学习人员

“以前就是一块刻有67名烈士的石碑,没有年龄籍贯等资料。” 张明海介绍,长眠在三江营的烈士中,仍有一些还没找到家人。

70多年前“紫石英”事件的发生地,也是67名先烈长眠的地方。1949年4月9日7时,解放军20军60师179团的战士们连夜浴血奋战,不到7个小时就成功攻克敌三江营江防堡垒,江都全境宣告解放。

因为要立即投入渡江战役,179团为牺牲的67名战友刻录了一块只有名字的纪念碑,无其他年龄、籍贯等资料。从去年到现在,江都为这些烈士寻亲,已先后帮其中8位烈士寻到亲人。

引起广泛关注的“为烈士寻亲”活动,使得不少人慕名赶来瞻仰烈士碑和接受红色教育。当有群众和团体前来瞻仰学习,张明海就成了义务讲解员。

“亲人赶来认亲,一些烈士的牺牲年龄、籍贯等也知道了。”张明海说,每一次讲解,他都是接受一次教育,更加坚定了长期为烈士们守陵的想法。

守护   春节前后为烈士修碑文

一个人住在馆中,守着67名长眠烈士,几个月来,张明海心中没有怕过,反而有种踏实感。

“他们为解放江都牺牲,从小就听他们的英勇故事。”张明海说,无论到哪里,他都会将这些英烈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现在也在讲给每个赶来的参观者听。

一个多月前,张明海从江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大桥退役军人服务站了解到,大桥还有11位烈士墓散落在乡间,其中不少是新四军烈士,所立的墓碑时间较长,部分字体风化脱落,暗无光彩。如新四军烈士史昌勋的墓碑简介中,就有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

1943年12月1日,史昌勋烈士牺牲,为纪念史昌勋烈士,至今江都还有一个村以他命名。“不少烈士牺牲后,就地掩埋立碑。”张明海说,在大桥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焦友家的协助下,他一一查看11位散落在乡间的烈士墓碑。

“有的字要刻深一些,有的则要更换新的墓碑。”张明海表示,他将情况汇报后,接下了这个为烈士修缮墓碑的任务,打算一个个修缮,清明节前将烈士们的墓碑修缮完工。他已做好春节期间也要忙碌的准备。

遗憾   石刻手艺没有人乐意传承

“每一位烈士的墓碑,都是一座丰碑。”张明海说,他会用自己的双手将每一位烈士墓碑上的字修缮一新,向烈士们致敬。

当过兵,酷爱临帖,擅长錾石刻字。30多年来,张明海用灵巧而坚毅的双手,为人文江都刻下了大量珍贵的金石佳作,龙川大桥、百龙碑刻、源头碑文、自在公园等刻字,均出自他的手。

他以石为纸,每一个字的呈现都是辛苦的付出。

在江都邵伯南棣,张明海将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与蔡明远帖》,刻进了一座长18米、高2米的弧形背景墙。南京、扬州、泰州等地书法爱好者纷至沓来,一睹“真颜”,这也为当地增添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

“腹稿打了30多年,虽然才刻了20多天。”张明海说,现在流行机器刻字,总觉得刻出的字少了些灵性,他希望石刻的手艺能传承下去。只是因为太苦,没人乐意学,这也成了他的一个小遗憾。

记者 孟俭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