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官网_教案旧址北楼木构架率先亮相 未来打造皮市街文化展览馆

木构架。孔生 摄

从文昌路进入皮市街,在网红打卡墙的背面,有一座历史建筑,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扬州教案旧址,昨天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见,目前旧址修缮工程进展迅速,北楼木构架已安装完成,开始全景呈现。

效果图。资料图片

北楼木构架率先亮相展现传统建筑魅力

扬州教案旧址位于皮市街147号至149号,建于清同治五年,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扬州师范学校校园,后改为扬州市五中宿舍,1996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在现场看到,旧址南侧楼房屋面已经坍塌,北侧楼房正在落架大修,经过施工人员奋战,整个建筑的木构架安装完成,梁柱高高屹立,展现出传统建筑的魅力。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旧址的南楼、北楼已有百余年历史,总建筑面积696平方米。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房屋发生倾斜,屋面出现严重渗漏。在早期修理中,虽对房屋进行了抗倾覆加固,但并没有对结构进行纠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随着时间推移和雨雪等侵袭,加上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屋面渗漏逐年加剧,雨水大量渗入内部,引起木结构、墙体、瓦屋面大面积破坏坍塌,最终成为危房。今年3月,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踏勘,最终形成了修缮方案。

“本次修缮范围包括南楼及北楼,总建筑面积696平方米,其中南楼302平方米、北楼394平方米,先行启动修缮的是北楼,目前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施工人员说。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力争年底完成修缮

“整个修缮工程将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修缮前先要对木构架构件进行清理,以确保修缮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在修缮过程中,主要实施木构架修理、墙体瓦屋面施工、木楼面及地面施工等工程。

据了解,扬州教案旧址为硬山式二层建筑,青砖墙面,门窗洞拱券式,内部木构架为传统榫卯结构形式,北楼台口木雕图案精美、工艺技术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目前,施工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施工,力争在年底完成修缮。”施工人员介绍,修缮工程全部完工后,这座历史建筑将崭新亮相,成为皮市街新景点。

遵循新旧融合理念招商工作已同步启动

修缮工程完工后,这一历史建筑如何保护利用?记者看到,施工现场已经公示了未来保护利用规划效果图。

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到,一层空间是“书吧”,房间四周满眼都是书籍,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看书,建筑的一部分有望打造成皮市街文化展览馆,成为老城区又一文化地标。

“目前招商工作已同步启动,在保护利用方面,我们将遵循‘新旧融合’理念,保持历史风貌,增加街区活力。”专家介绍。

通讯员 田春岭 记者 张孔生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