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_扬州“扎灯村”四代传承 他们做了一辈子子孙灯

晾晒做好的灯笼

一根竹子劈出1000多根篾丝

编织子孙灯

“过年前,家里的子孙灯都批发出去了,再赶做点出来,上灯前卖。”2月13日一早,扬州景区城北街道槐南村鸭成荡组的李国林和老伴顾雪芬就在家里忙开了,从初一到现在,夫妻俩一天没闲着。

制作子孙灯是槐南村鸭成荡组的传统技艺,这种俗称子孙灯的椭圆形红灯笼,是扬州近郊不少家庭每年正月上灯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品,春节前后是销售旺季。

李国林今年66岁,是家里做子孙灯的第四代传人。李国林介绍,自己老家在北郊酒甸,曾祖母是鸭成荡庄上的,爷爷3岁时,曾祖父去世,曾祖母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庄台定居,农闲时做子孙灯补贴家用,将孩子们拉扯长大。“我的父母也是靠做子孙灯养大了我们兄妹5人。”李国林说,自己六七岁时,就跟着大人后面学编灯笼框架,到如今已经做了整整60年。从曾祖母算起,家里做子孙灯持续130多年了。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以前种田收入不高,做子孙灯是老百姓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李国林介绍,二三十年前,鸭成荡组二三十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做子孙灯,现在年轻人上班,上了年纪的也不做了,还有10户人家在做灯。

李国林和老伴在做灯人里算“年轻”的,也是当地做子孙灯的大户,每年可以做上万只。“今年子孙灯行情好,价格也比往年高不少,市场上一对子孙灯可以卖到15元。”顾雪芬介绍。

做子孙灯是纯手工活,从劈竹子、编框架到灯笼成型,有20多道工序。“做灯笼挣的是辛苦钱,不如上班。”李国林表示,虽说辛苦,做了几十年,“这是鸭成荡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也不能丢。”

通讯员 祁霞 记者 仲冬兰

摄影 司新利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