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扬州市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法院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2021年度扬州法院十大典型案例。据了解,2021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5751件,结案76005件,同比分别上升8.99%和4.53%。
市中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单华东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见证着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力度,彰显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温度,也展现了法院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这些典型案例包括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特大跨境网络诈骗、盗掘古墓葬、人身损害责任纠纷、退税申请行政复议等十大案例。
案例
1
车辆行进中换人开,驾驶员危害公共安全获刑
2019年底,被告人范某、苏某驾驶一辆装载30多吨危化品苯的槽罐车从山东送货到常州,沿新扬高速行驶到西湖街道附近时,范某和苏某在不停车的情况下互换座位,导致方向失控车辆侧翻,财产损失达250多万元。
案发后,检察机关对二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邗江法院一审支持指控,分别判处范某、苏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和5年6个月。
法院依法严惩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了危化品车辆驾驶乱象,对广大车辆驾驶人员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也进一步促使危化品运输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加大管理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案例
2
涉案近30亿元的特大跨境电诈案在扬宣判
2011年9月至2018年7月,汪某某等人成立多家科技公司,招聘邹某等100余人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投资、赌博及彩票网站,故意提供反向行情、篡改后台数据,在中国深圳、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地从事跨国电信网络诈骗、开设网络赌场、非法销售网络彩票等犯罪活动,骗取2.6万余名被害人9.9亿余元,涉案金额近30亿元。
仪征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邹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设置骗局,实施远程诈骗,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部分被告人行为还构成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最终,涉案人员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1年不等,并处罚金。
这起案件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
案例
3
40多名家长因“择校”被坑约130万元
2017年至2019年8月,被告人郑某利用中学老师的身份获取家长信任后,谎称有能力为孩子择校,通过发送虚假报名成功短信、伪造虚假报名回执等方式,以择校费用、打点费用、校服费用等名义骗取40余名被害人129.5万元。后因郑某未能就还款事宜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遂案发。
广陵法院认为,被告人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被害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0万元。法官提示,大家要理性看待子女就学问题,按照正规途径报名择校,遇到问题及时咨询教育部门,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案例
4
12名“摸金校尉”被绳之以法
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汉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扬州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6月至7月间,杨某某等人利用探针、洛阳铲等作案工具在庙山汉墓多次实施盗掘。
经我市两级法院审理,被告人杨某某等12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其行为均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最终判处杨某某、尚某某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处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至7年不等。
该案中,法院结合盗掘行为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依法予以从重处罚,体现了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行为的司法导向,凸显了保护文物、守护遗产的决心和力度。
案例
5
儿童用长辈手机充值网游,打官司成功挽回损失
年仅11岁的留守儿童小柏和祖母一起生活。2020年8月间,小柏使用其祖母的手机、身份证注册成为某信息网络公司开发的游戏用户。小柏绑定祖母的银行卡,并通过某电脑贸易公司平台充值消费11500元用于购买游戏道具。后来其父母发现情况后,与两家公司协商退款事宜未果后提起诉讼。
宝应法院在审理该案中,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经耐心细致的辩法析理,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庭外和解,某信息网络公司、某电脑贸易公司全额返还充值款1万余元。
法官表示,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过程中,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支出的款项如果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则付款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网络打赏等行为,监护人应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主动防患于未然,网络公司应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 通讯员 扬法轩 记者 黄静
责任编辑:刘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