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广开思路,认真参会。文斌 摄
导语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关键。今年两会上,营商环境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对标先进地区和国际标准,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扬州成为近悦远来的发展高地,相关政府部门有哪些硬措施?记者昨采访了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
政策“直达享”、办税“零跑动”、服务“一体化”
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税务局局长仰远
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断加快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对标先进地区,制定优化税收营商环境30条举措,深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为助力地方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发挥应有作用。首先,优惠政策“直达享”,通过大数据精准筛选“政策速递”推送对象,推行后台“一键落实”批量处理模式,纳税人无需申请即可应知尽享,确保政策红利真正直达市场主体。其次,智慧办税“零跑动”,将扬州智慧办税体验中心作为全省各类智慧应用、数据产品的孵化器,全面落实线上办税一揽子措施,推动企业网上办、个人掌上办,最大程度减环节、减表单、减时限,实现办税缴费更加便利。第三,税费服务“一体化”,深度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能进必进”便民服务中心,推动社保、医保经办业务“一厅联办”“一窗通办”,建立“一口进一口出”机制,做到“一件事、一次办”,2月底在全省率先实现税费服务事项“全市通办”。
聚焦“一清单”、推动“一件事”、打造“一平台”
政协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办主任、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其龙
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作为城市形象会客厅、营商环境主窗口、政务服务主阵地,将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打破束缚企业的条条框框、打通影响发展的堵点难点,全力打响“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围绕发展方向,做到“品牌即称号”,营造稳定可靠政务服务预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发展需求,超前谋划、精准发力,自我加压、精益求精,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好主业、做强事业。紧盯夺冠目标,做到“开局即争先”,打造全省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将启动“争金夺冠”行动,细化目标措施、挂图闭环推进,全力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努力争取核心指标实现新进位,重点工作展示新特色,试点项目力求新突破。强化用户思维,做到“需求即目标”,提供超值增值政务服务体验。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一清单”,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标准化行政审批服务;聚焦“一件事”,推动涉企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聚焦“一平台”,打造12345民生服务暖心线,不断提高利企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突出问题导向,做到“堵点即重点”,破解企业发展政务服务难题。聚焦窗口疑难杂症,持续做优“政务服务1号窗口”;聚焦交易监管短板,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平台,落实无差别的投标企业“国民待遇”;聚焦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市县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
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环节再压减、便利度再提升
人大代表、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胡春风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服务企业内核,不断提高助企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围绕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大力推动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环节再压减、便利度再提升、改革再深化。通过积极会同行政审批局,保持全市全域0.5天办结常态化,实现企业开办“一网一环节”办理,着力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保护神,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坚持服务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通过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在扬开设商标注册窗口,对企业申请首件注册商标给予奖补,深入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高知名度商标品牌和重点专利企业保护力度等措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减少对企业干扰,切切实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好“加减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政协委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李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监管部门将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做好“加减法”,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引导金融机构融资扩面提效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升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贷款占比,力争全年实现贷款余额超7900亿元;进一步开展减费让利行动,规范信贷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探索通过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新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深化改革创新,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进一步发挥扬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通过线上融资,打通传统金融服务的堵点,为小微企业和群众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深入开展系列融资对接活动,简化审贷流程,发挥地方金融组织有益补充作用,让融资获得更便利。
聚焦资本赋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通过引导企业上市挂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招引股权投资机构、设立天使及科创基金等,以金融撬动更多科技创新要素汇聚扬州,推动扬州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
强化风险防控,守牢金融风险底线,着力防范化解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企业的大额债务风险,用好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对融资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维护好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记者 邹平 何世春 薛舒文 史盼盼
责任编辑:煜婕
共有 0 条评论